寒风乍起
一
晚风有点凉,小区门口,一干瘦老头裹紧了黑棉袄,蹲在路边卖菜。他面前的地上摆着红萝卜、青萝卜、小青菜。我看那青萝卜上顶着的萝卜缨,都无精打采地蔫着,问道:“萝卜不泡(糠)吧?”他抬眼瞪着我,仿佛对我的问题很不满意:“嘿,我这萝卜,是水果萝卜!你看多新鲜!包管来回的!你先不要给钱,拿去家吃,糠了不要钱,不甜不要钱!”
称了两个,扫码付钱时,收款人是“女神”,我说:“这是你闺女的收款码?”他嘴一咧,笑了:“不是的,俺没有闺女。这是俺家老妈子(老伴)的,三儿子给她弄的。”
到家洗切萝卜吃,果然是糠的。但我一点不生气,想起他信誓旦旦的样子,想起他说“我没有闺女”,竟莫名有点同情。
二
休息日,到田野里走走。秋天的田野被丰收的黄色所主宰。大片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金色光波。不少人带着孩子到田野里撒欢。
傍晚时分,田间水泥路上,来了一对母子,母亲坐在轮椅上,高大壮硕的儿子推着轮椅,缓缓地走着。旁边,那只小狗忽前忽后地伴着。看不出他们是不是在交谈,但可以看得出这个儿子对母亲的细心照顾。
一对母子和一条狗且不论奉养父母要是“养身”,还是“养心”、“养其志”,单说,父母久病床前,能做到怎样?
这个衣着普通的中年男人,让我肃然起敬。轮椅上的那个母亲,在我看来,也算得上是个有福之人。
三
周三,刚有点降温的苗头,一家长私信,让问问孩子需不需要送衣服。依我对那孩子的了解,他肯定不会让家人特地送衣服过来。一问,果然。不过,我还是建议他送来。
立冬过后,气温陡降。我在群里建议家长送棉衣过来。这两天,我可是忙个不停,从早到晚,都有送衣服过来的信息要查收和转告。有的家长特意从外地赶回来送衣物。
但总有特殊的情况——没有送衣物,也没有询问冷暖。我担心那几个孩子看着别人家的情况,心里难过。晨会课,我跟孩子们说,父母悉心照顾是爱,放手锻炼也是爱。方式不一样,爱心没有差别。
其实,我内心是期望父母多关注,多疼爱一些的,特别是在这样骤冷的时候,亲人送来的棉衣就是温暖的爱。对那些没有任何表示的父母,我心有不满,替那几个孩子感到委屈。我想哪怕你很忙,但问一问孩子,总该可以做到的吧。
我没见过有几家把孩子“溺爱”坏了的,我倒是见过不少缺爱的孩子。
爱出者爱返。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疼爱里长大,将来父母老了的时候,他就是父母温暖强大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