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简书文华每天写1000字

叙利亚非军事区已经成立,为何反对派还要频频发动袭击?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1人  我是晚来风

2018年9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索契会晤,两人随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将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之间建立纵深15-20公里的非军事区。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反对派武装必须无条件地撤除在非军事区内的一切重型武器,同时所有极端组织也必须全部撤离非军事区。按理,非军事区已然成立,伊德利卜省已进入安全状态,那反对派为何还要屡屡发动军事行动呢?在鄙人看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反对派身后势必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否则底气不会十足。那么这股力量从何而来?显然,国内不可能,必是外部势力在为其撑腰,毋庸置疑,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支持脱不了干系。他们早就对阿萨德总统领导的叙利亚政府大为不满,必欲想尽办法去推翻,因碍于国际社会的指责,特别是俄伊等国的强烈不满,于是便采取纵容策略,双重标准,暗中对反对派施以援手。

其次,反对派拥有相当可观的武器,有了这些看家本领,难免蠢蠢欲动,肆意侵扰百姓,与政府军负隅顽抗。那么大量的武器来自何处?据资料显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缴获所得,二是相关国家提供所得。至于前者,大多是通过与伊拉克和叙利亚政府军交火时所斩获的战利品。由于伊拉克政府军平时鲜有训练,意志薄弱,组织纪律性很差,加上军火交易泛滥,行贿受贿严重等,以致于在2014年摩苏尔争夺战中,反对派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数量惊人的武器装备。至于后者,这要追溯到2003-2007年间,美国及其盟国曾向伊拉克政府军转交上百万套单兵武器以及几百万发子弹,这些原用于武装伊拉克政府军的武器,竟然有数十万件从武器库中不翼而飞,未曾想它们最后都落入到反对派手中。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欧发生巨变后,诸如东德、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军队按照要求都将武器存放于土耳其仓库中,叙利亚爆发内战后,不少武器都经由土耳其流到了反对派手里。更有甚者,西方国家还曾在2014年6月份向反对派提供了数量令人瞠目结舌的武器弹药,足可装备4-5万士兵即3个师的军力。除此而外,从沙特或以沙特为中转站得来的武器也为数不少。沙特曾对供给叙利亚反对派武器装备乐此不疲,其中多为西式装备。在反对派大本营,还有一定数量的重型武器,像悍马车2300辆,各种轮式、履带式战车上百辆,多种火炮、单兵防空导弹及反坦克导弹等也不在少数。

再次,反对派充分利用了俄土两国所达成的非军事协议对政府军的束缚。由于叙利亚政府军被该协议条条框框所限定,难以对反对派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使得反对派幸灾乐祸,胆大妄为,丝毫不把政府军放在眼里,从而屡屡冒犯,而政府军只好忍气吞声,在协议框架下给予有限度的回击。

最后,就反对派自身而言,能走上政府对立面,不是亡命之徒就是充满野心之人,他们对政府恨之入骨,于是沆瀣一气,臭味相投,只要有机可乘,便不顾百姓安危死活,动辄发动袭击,制造事端,妄图步步为营,逐步消除政府军有生力量,以便时机成熟,发动政变,夺取国家大权。

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非军事区已经确立,可在反对派眼里无非是白纸黑字而已,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制约,加上手中的武器、外部势力的支持、狂妄自大铤而走险的心理作用以及对国家政权的觊觎等,都促使他们无视非军事协议的存在,也就对非军事区视若无睹,从而频频发动袭击,以便扩大地盘,扩充人口,增加军事力量,为逐步推翻阿萨德领导的政府做准备。然而,历史再三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切与人民为敌的险恶图谋绝不会得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