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无非伤或平淡于流年

迎合,从不仅仅只是虚假和沮丧

2020-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可爸爸

收到了一张熟人孙子的周岁庆典请柬,很为难。说熟,是因为曾经做过同事,说不熟,是因为没有过很深的接触,以后也没怎么联系过。

妻子很无奈,问我,是不是有些迎合真的是无休无止,无法逃避?

对啊,我说,不迎合的话,怎么生活呢?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可以改变生活,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必须迎合生活的规矩和潜规则,才能在生活中站稳脚跟。

生活展示什么,我们就需要接受什么,追逐什么。生活趋向于哪个方向,我们就需要往哪个方向奔跑。生活或明或暗,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脸上的光。

而最根本的迎合,从来都是因为生活中的人。因为你不迎合,就无法成为人群中的一份子,就不被人群所接纳和承认,就会无比清楚的看到自己孤零零的站在人群之外,甚至生活之外。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群即生活。

一个个体,基本没有可能构建起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一切都可以说通了。

我们迎合工作,不管喜不喜欢,起码它能保证生存。

我们迎合工作中面对的权力地位,不管情不情愿,只为不让自己的生存变得艰难。

我们迎合工作中的职场规则,不管虚不虚假,只求让自己的处境有序顺滑。

我们迎合朋友,不管理不理性,内心还是要让自己多一些支撑和出路。

我们迎合各种人情,不管无不无奈,都要显示自己有心有意,通透世故。

我们迎合大众认知的教育理念,不管认不认同,只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得委屈冤枉。

我们迎合潮流,不管是不是真的接受和投入,起码表现得不算落伍。

我们迎合跟随大多数,不管是不是有真理,总是一种法不责众的安全。

我们迎合所谓专家权威的思想,不管荒谬或无知,都不想和所谓大众对立。

我们迎合那些大而化之的鸡汤道理,不管有没有用,也不想显得很异类。

妻子说,听着就觉得人生充满荒诞和沮丧。

未必如此,我对妻子说。

我们因为爱而有的彼此之间的迎合,父母对我们和我们对孩子都因为爱而有的迎合,以及因为对生活的喜爱而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迎合,难道不是源于我们的真心吗?

妻子说是。

我说,这应该也是生活的规则。所有那些在不情愿的迎合之下,依然没有因为习惯性的迎合而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活终将因为他们坚持保留的弥足珍贵的情感和真诚,而赋予他们发现并保有美好和温暖的力量。

迎合,和生活一样,都有两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