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和他的850名“影子”
没有真身,何来影子
国师和编剧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把《影》的剧本打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影子是离权力的至高点最近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被奴役的人,他不可以有自己的意志。境州是整个故事最核心的人物,是矛盾缠绕的躯壳,他不该死,但是他又该怎样活?百官潮退之后的大殿上,发生的不仅仅是情节的转折,更是人性的转折。破晓之后,也许人间仅存的一丝善意,只能在那只沾满血污的荷包上若隐若现。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这是一个东方的故事。
“你露一点点西化的东西,都被我唾弃。”国师从一开始就牢牢把住船舵,这部电影里,一定不要出日本的味道,也不要出韩国的味道,就是中国的味道,东方的味道。
有人诟病,说这部电影有太多形式化的符号,令中国文化仅仅流于表面。且不说阴阳五行、以柔克刚的精神深入故事的骨髓,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值得展现给世界观众的一张中国名片。
何况,这符号,美得不像话。
《影》剧照运动镜头风格化被抛弃,故意使用固定镜头,使镜框下的每一帧都像是一幅水墨画。将影变成黑白的国画,国画的电影,是国师别出心裁的惊人构想。
纱制的屏风,写满了墨染的草书。书法本是刚柔相济最精妙的艺术体现,配以虚虚实实的屏风隔断,使画面和人心都笼罩在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之中。
无止无休的水也助长了湿淋淋的飘逸。水遇坚则破而流不止,以致水滴石穿,无坚不摧。以女子之柔,克男子之刚,以沛国之水,灭炎国之火,此消彼长,生生不息。
《影》剧照“东吴伞”是国师沥尽心血的压轴利器,光是伞的设计就花费了团队几个月的时间。撑开的瞬间有一种伞骨的感觉,瘦削而不虚弱,摇曳而不虚浮,刀刀见血,刀刀致命。
最让国师愤怒的事情莫过于重复自己。有一场戏是关于竹林的,靖州在废墟中吹箫,周围隐藏着众多死士。国师刚看到置景的照片时勃然大怒,觉得竹子太稀疏了,质感没有出来,看上去好像跟《十面埋伏》的竹林并无二致。好在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观看后给国师发来讯息,照片与实景有些出入,竹子还是很密的,国师这才放松了牙关,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替身,那么《影》就是国师的替身,他就是幕后运筹帷幄的那个王。替身可死,但国师的精神不死。
没有真身,也有影子
电影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艺术。你可以坐在屋中,铺开宣纸,画你自己的艺术。你可以摊开五线,谱你自己的艺术。但是如果没有大自然生产各种元素,没有人造笔造纸,你还是创作不了艺术。
电影工业开动它巨大的马达“轰隆隆隆”,将艺术的大旗一个齿轮一个齿轮送上时代的巅峰。
影片场面最大的一场戏在枣阳,6个月的时间,连谈合作到搭建,从平的一片荒地,搭了8米高的一个斜坡,几十座房子,地面硬化铺上了青石板,一天之内种了200多根竹子,古典质感的“境州城”拔地而起。第一次尝试拉着铁伞滑下高坡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所有地砖全部重铺,尽量平整,没有缝隙,这样才能保证下滑的顺畅和演员的安全。
枣阳石板路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北京的城关石桥置景,为了尽量还原真实的样貌,美术团队去河北张家界拍照,见到有质感的石头就照着它的样子回来翻模,建造出极度仿真的一座石桥。但是表面太过坑洼,为了安全起见,也是撒土铺平做了一番整改。
北京城关石桥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一套套花色古朴的服装,一件件真刚真铁的刀剑,子虞府,大殿,大战台...多少工人昼夜不分地赶工,一锤锤打造下这艺术圣殿的地基。
剧组最庞大的时候,常驻人员已经达到500,置景工人有350,将近一千人在不间断地协作运转,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陈美静是制片主任,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服务,如何使这么庞大的一个剧组能够正常运转。剧组拍戏转场转了三次,每一次都异常艰辛,500多人的火车票、飞机票、安排接送,是一个复杂而又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制片组不得不在转场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划这些事。
制片组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大厨虎子哥进剧组已经17年了,每日为几百号人保障餐饮,戏多的时候一年最多回家一两次。餐饮主管贾文瑞在剧组工作也已经0了,他说,就这样在剧组干一辈子,都变成老头了。
虎子哥在盛饭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
剧组中资历最老的是白姐,她是剧照师,每日寻找最完美的角度来将静态的电影呈献给好奇的观众。凌晨3点结束工作,8点多起床,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常态。有时候几百几千张照片在电脑屏幕上,难免产生视觉疲劳,但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她提醒自己这种疲劳千万不能有,要是不能坚守,那就还是自己不够“喜欢”。
白姐在拍照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还有武术指导、特效师...每一个人都在体力与精力的临界点摸索,可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做着本分的工作。但是在光有铁人精神还不够,关键还得有技术力量在背后支撑。
影片一大特色就是子虞和境州的“亲密同框”,机器的移动,演员的移动,都会给后期带来巨大困难。最先进的技术是全电脑特效,可是电脑模拟有时候并不尽如人意。为了做到两个真人同框,两套拍摄必须在同一时间线上进行,每一个机位都要严格相同。影片杀青后,各种后期制作还要七八个月的时间。
同框技术 图片来自: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一部影片搬上大荧幕,它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几句评论就能概括的。从协作的模式到技术的突破,它的摸索与成长是全方位。进入观众视线的,永远是屏幕上几个优雅的身影,但是谁又能说,午饭掌勺的一位大厨、涂刷上色的一位漆工、铺砖抹泥的一位瓦匠,没有参与到这一项伟大的艺术成就中来呢?
电影,是艺术的电影,也是工业的电影。
《影》是国师的作品中风格独特的一部,好茶冲不淡,好酒不怕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相信能够咂出一缕古韵凝重悠长。
《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