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阳光普照》—生活需要光与影

2021-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汩摇


该片讲述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小儿子被送去少年教管所,而曾经被视为家中希望的大儿子,做出了让人意向不到的举动。

                         

阳光普照,2019年由钟孟宏执导,摄于中国台湾,获得第5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抑郁症,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基础薄弱的底层家庭,都是不美好的。

不美好的,总是想方设法剔除。而剔除是不可能的,只好隐藏。却一直存在。

电影将这些不美好搬上大荧幕,就仿佛将这些不美好,抑郁症,青少年犯罪,破碎的家庭暴露在阳光底下。

让人们看清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阴暗,无处可逃。

                         

生活给这些少年的颜色,本来就不多。

阿和,自幼被哥哥的光环掩盖,父亲眼里没有他。

菜头,家徒四壁,世上唯一的亲人就是奶奶。

小玉,自幼父母出车祸双亡,由小姨抚养长大。

绿绿的冷色调继续在发酵,人的暴戾在挣扎的痛苦中展现无遗。

阿和带头,菜头行凶,断了黑轮一只手。

阿和进了少年管教所,菜头入狱。

15岁的小玉,怀上了阿和的孩子,并倔强地坚持生下来。

无论绿绿的冷色调如何发酵,生活仍得继续。哀冷中温存的善意,一步步扭转事态的走向。

原本电影中仅存的一丝阳光,阿和的母亲,琴姐。

阿和入狱,琴姐多次探望,寄吃寄喝;小玉找上门,琴姐毫无怨言,坦然接受,将她带在身边。

琴姐作为家里的一丝光,收拾阿和的烂摊子,调和着父与子的矛盾。

干净而纯粹的人生总是容易应付,但不干净以后呢?

阿和出狱后,找工作,人们唾弃他在少年教管所待过。

父亲阿文为了救阿和,情急之下,杀害了菜头。

阿文没有去自首。琴姐没用勇气举报自己的丈夫,只能一起默默背负这桩杀人事件。

虽遭人唾弃,但阿和并没有隐瞒在教官所待过的经历。

在试挫中,他的真诚,总算让他如愿。无法磨灭的阴影,有幸与光并存。

电影最后的镜头,阿和骑车自行车,载着琴姐,穿梭在两旁载满树的小道上,斑驳的树影落在两人身上,车轮行驶着,光与影交替着。

琴姐注视着太阳,皱着眉,是在思念大儿子,还是在做抉择。

面对犯过的错,人生要彻底的干净是不可能的了,但生活仍得继续。生而为人,向阳迈向积极的人生;护阴,承认犯过的错,给自己一块阴影的栖息地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

这是阿和的哥哥,阿豪的内心独白。

阿豪在别人眼中,是个24小时,从不间断发光发热的太阳,永远明亮温暖,总为别人着想。

为了父亲的期望,复读高考;体谅母亲的难处,尽力帮母亲解围;包容阿和的过错,带阿和的女朋友探望阿和......阿豪做了很多事,唯独没有为了自己的。

但他的内心,藏着一个“司马光砸缸,救自己影子”的故事。

人,不必事事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不必事事刻意为他人着想,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一场博弈,常在牺牲别人与自己之间徘徊。

天枰的两边,取任一极端,都会使另一边直接倾倒。

电影《阳光普照》直视生活的阴暗面,聚焦当下的社会问题,基调灰冷压抑。

光是慢慢的明,暖是只可意会,不可触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