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又见天宝·葛兰汀!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椰菜君

昨天圈内热门是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女士的基因给测了一遍,据称找出以SHANK2为首的三个疑似基因突变,故而某公司的股票逆市上涨,翻若干倍云云。

首先要说,这是一件好事,表明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基因的问题。虽然人微言轻,但是放屁也添风,椰菜君曾一再鼓吹说,谱系患者可以做做基因检测,这比诸如肠道菌群、食物不耐受、头发重金属这些乌七八糟的玩意要有意义许多,恐怕也有一丝丝功劳😅。

其次,是照例隆重端上乌鸦汤一碗。

老实说,椰菜君对天宝女士的自闭症患者身份一直是颇有怀疑。从她的求学、工作、成名之路看,不要说谱系患者了,就是一大堆有些天赋、有些背景、还用力拼打的NT们,也是撵不上的,望尘莫及的。

椰菜君的疑问有这么几点。

第一,天宝女士到底何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在昨天爆出该新闻的某号文章后面,椰菜君看到有家长问了这个问题,该号作者的回答是这样的:

天宝女士是1950年前后诊断为自闭症的?????

连用5个问号以表示椰菜君的惊讶。

根据自闭症老祖师Kanner教授的说法,在1950年的时候,全世界还只有他一个人在孤独地诊断自闭症,病人最乐观估计也不超过100(1949年他发表第三篇自闭症论文的时候,总共只有55个患者)。如果天宝是他的病人,那么在1950年的时候才仅仅3岁,必然会被他作为最年轻的患者记录在之后的论文里面。当然在这之前诊断就更不可能了。

那1950年之后呢?后到什么时候?1959年算吗?别的不说,被老祖师亲自诊断这么牛逼的事情,天宝女士貌似从来不曾提起过哦。

其实该号作者应该读一下他所引用的测序研究原文,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这句“ The diagnosis of autism came later in elementary school by a psychiatrist.” 这是说在小学的时候,一位精神科医生诊断天宝为自闭症患者。如果正常7岁上学,1954年倒也符合1950年之后的说法。但原文随后又写道,“Despite the absence of formal testing for ASD....”,这是说天宝女士并没有正式的自闭症诊断。。。

我的个老天鹅啊,都没有正式诊断,这论文想研究个啥呢???

另据维基百科,天宝女士的自闭症诊断其实是天宝妈妈自学成才后,自己在家做的,为天宝女士所继承的。一直到九十年代,DSM第四版颁布、把阿斯伯格症纳入后,天宝女士才正式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症患者,不是当时所定义的自闭症患者。当然,随着2103年DSM第五版的颁布,阿斯伯格症被合并到自闭症谱系后,天宝女士正儿八经算是自闭症患者了。

所以,天宝女士何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似乎是个迷呢!

第二,天宝女士自闭症诊断的真假。

鉴于天宝女士是大名人,所以椰菜君合理怀疑一下,应该不会被告上法庭、判为侵犯名誉。

椰菜君倾向于采信维基百科的数据,天宝女士是耽误到四五十岁才确诊的。彼时她已经事业有成,在自闭症圈子里面小荷才露尖尖角,并为超重量级大佬露丝·沙利文所看重,作为标杆全力推捧之中。如此一个当红炸子鸡,要是竟然没有一份正式诊断,如何使得呢?

然而,根据DSM第四版的阿斯伯格症诊断标准,患者必须自幼没有语言障碍。但根据天宝女士的自传,她差不多5岁了都还不能开口说话!妥妥的语言障碍!为何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症,至少椰菜君是理解不了的。大概是因为她辩才无碍,到处演讲,实在不符合“实质性交流障碍”这条,医生拉不下脸面诊断她为自闭症吧?

不过更关键的是,无论DSM怎么改版,从Kanner老祖师那里开始,自闭症包括阿斯伯格症在内,最根本的两条标准,1)有实质性的社交障碍,2)有受限、狭隘的刻板、重复行为、兴趣、活动,是一直不变的。椰菜君读了天宝女士的自传,看了她的电影,实在是理解不了她的社交障碍在哪里。如果她都有严重的社交障碍,椰菜君只能算作社交白痴,社交僵尸了。

或者,这个诊断,是和发现了曹操小时候的墓一样,是给小时候的天宝做的诊断???

还有一点椰菜君觉得也难以理解。根据公认的自闭症Theory of Mind理论,自闭症患者的一大特质是不具有同理心,不能换位思考,因此缺乏社交能力。但是,从天宝女士的成名之路可以知道,她不仅很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更能从牛羊的角度考虑问题! 

或者有读者会问,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就是想说天宝女士是伪装成自闭症患者?但她有这本事吗?对于这个问题,椰菜君只能说,天宝女士虽然以畜牧学成名,本科可是如假包换的心理学学位哦!

第三,天宝女士的基因测序结果

基因测序结果可以诊断天宝女士患有自闭症吗?

根据测序研究原文,在天宝女士身上发现了6种基因突变,其中ALX1、RELN和SHANK2这三种基因突变疑似导致自闭症。

从结果可以看出,这三种突变都是错义突变,即对应蛋白质的某个氨基酸的种类变了。比如ALX1的第64位原本是精氨酸Arg,现在突变成了亮氨酸Leu。

问题是,人类的基因序列本身就是多样性的。一个简单的比喻是“通假字”。就是说,蛋白质的某个氨基酸,可以是A,也可以是B,甚至可以是C,无论哪个对功能都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不会有什么症状,只是所占人口比例不同。比如该蛋白这个氨基酸是A的人口占人类的98%,是B的占1.999%,是C的只占0.001%。那么,在确定标准序列的时候,很自然会拉到一个是A的人来做样本。这样的话,假如有人测出来的是C,这也算是错义突变,但和疾病没有关系。

根据测序研究原文,天宝女士的ALX1突变,在健康普通人中的出现率为0.004285(280730份样本中有1203个);SHANK2突变,则是0.0000379(184874样本中有7个)。从这个角度看,ALX1和SHANK2这两个突变,应该都不会致病。

至于RELN这个突变,原文作者没有找到出现率的数据,可能就是天宝女士独一份;但苏氨酸Thr突变为丝氨酸Ser,因为二者结构相似,生物化学上通常认为对蛋白质功能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这个突变有很大机率也是无害的。

所以。。。

今天这碗乌鸦汤,味道如何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