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学习促成长
翻山越岭只为一次遇见,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趁着春风的暖意,润着春雨的新意,有幸和澄波湖学校教师一同开启杭州之行。
走进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参观学习
文化建设不仅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更体现了校园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校园文化的特色。
闫学校长作报告《基于主题的儿童群书阅读课程体系构建》,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群书阅读的三种课型:启读课、赏读课、创读课
闫校长的报告有料有趣有品,受益颇深。
她首先以绘本里的人生梦想为主题,通过一个个小小绘本故事,引发我们思考梦想大主题,真正把我们领入绘本的美好世界。
我不禁赞叹:小小绘本,大世界,简单故事,深思考;大家共读,同成长。
当然,绘本的群读需要选择的慧眼,主题的挖掘需要独特的匠心,深度的启悟需要恰切的引领,最终才能实现主题群书阅读的意义与价值。
接着,闫校长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单列式阅读课程样态,让我们大开眼界,啧啧称赞。
儿童哲学启蒙课程,以绘本《尼古拉的三个问题》为载体,与学生探讨人生的三个重大命题:什么时候是做事情的最佳时机?什么人是最重要的人?什么事儿是最应该做得事儿?这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增加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儿童美学鉴赏课,以绘本《我是花木兰》为载体,从绘本封面图的欣赏到具体线条、色彩、技法、版式等方面的鉴赏品读,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
另外,还有儿童智慧开启主题、儿童品德涵养主题、儿童国际理解主题等等。小小的绘本中挖掘出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阅读课堂上高质量的教学对话,有方法、有深度、也有广度,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师生的高效优质成长。
学习中,我便绞尽脑汁地在思考:阅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就在于打破学生思维认知的局限!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习惯上与心理上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学习的目标与动力?为什么不爱学习或是不爱学习语文?
(在他的认知里,有吃有喝就挺好,不挨打不挨熊就挺美,至于外面的世界是不是精彩?至于为啥学习、梦想是什么、未来会怎样?都与他无关)
想要突破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无论是读书还是去经历,都是让我们能够更多的认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能更好的认清自我。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通过阅读,我们见天地万物,见世间众生,见真实自我。再具体一点,阅读有利于学生培养思维、认知自我、疗愈心灵、养育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关系,学会互联万物,懂得生命的教育,理解人生的意义,等等。
如何开展我们的阅读课?
三位老师所执教的三种课型,其实并不新奇也没有新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导读课、推进课与分享汇报课。
那么,我们能不能上好这些课?怎么上好这些课?
我想,首先,我们老师要解放思想,打破自我设限,消除心理障碍,不要觉得上这个课很麻烦呀,又没上过,上了学生会听吗?
然后,尽力克服客观条件限制,比如同买一本书、做学习阅读单、开展活动等等,需要一定的时间与金钱的支撑。
最后,我们不能只是想,要知道,阅读与考试并不矛盾,目标是对的,不要怀疑,必须行动起来。要知道,最不完美的创新也胜过完美的守旧。行动,是一切美好的开始。大胆尝试,从小处着手,比如从课前五分钟读一个故事开始,改变、摸索、坚持,我们终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阅读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