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道想法散文

就是看你不顺眼(1)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22人  北上的路上没有你
老公吃完米饭的碗

这是今天中午老公吃完米饭的碗。

他这毛病,我已经用不同的方式说过几次了,就像给成绩差的学生补课,没任何效果。

从小到大,不知道是因为物质条件的匮乏还是我妈传承上代人的好习惯,不管是米饭还是面条,我妈都严格要求,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

老一辈人吃完饭,舔碗的情形我也见过。

我很好的延续了我妈的习惯,当然,不会舔碗。

除了在外面吃饭,眼睁睁看着大家浪费,在家,我都是计划好人数,做的刚够吃,或者稍微多点。

最初,菜炒的看起来少,老公还没开始吃就说炒了这么点,哪够吃。听起来好像很能吃的样子,但每次都剩菜,倒了可惜,不倒,不多不少,热剩菜也麻烦,让我很为难,也很生气。

以后每次做饭,我都尽量少,时间长了就可以做的恰到好处。

可是,菜炒的是合适了,老公米饭碗里总剩的米粒让我不舒服了。

不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这算是习惯问题,还是意识问题?

我和老公在吃饭上很大的分歧,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吃。

不管是家里吃,还是外面吃,老公喜欢多。

明知道一家三口,吃不了那么多,有时就为了尝尝,也要点上,除了基本没动筷子的,吃了的还不让打包。

几粒或者十几粒米不吃,好像也不算特别浪费,比起饭馆里成盆成碟子的倒掉。

可是,如果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浪费不是更严重么?

除了吃饭碗里留米粒,用纸也是。

他用餐巾纸,每次抽两次,餐巾纸本来是两层,那么大的纸,再叠一下,擦一下,扔了。

上厕所也是,卷纸,纸上压空的格子,他最少用六格,一次抽出来,叠三爹,纸本来就是三层。

就是看你不顺眼(1)

最初在一起,我不好意思说。毕竟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是,我发现,我也不是因为值钱不值钱在意这样的行为。

为什么我会这么反感?

有习惯的因素,但更多是理念。

无论从小到大父母给的教育,还是自己当老师后教育学生的思想,都是节约。

《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直贴在学校食堂的墙上,也是深入我内心的思维习惯。

记得有一次和老公出去吃饭,抽餐巾纸的时候,我还是习惯的抽了一次,老公说,多用点么,又不是家里的要节省。

当时,我愣了一下,很快,有种悲哀从心底升起。

有多少人到现在这样物质充裕的环境中就因为是自己的钱物而节约,别人的钱物而挥霍的?

我的节俭节约,别的地方可能会因为钱,但,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因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物尽其用,不是和人尽其才一个道理吗?

如果食物生活用品都有思想可以用语言表达,他们肯定会说:好好利用我们吧,我们被充分运用,才能显示价值。

我相信,我老公这样的人,生活中不少,是习惯,可能更是意识问题。

他们不会思考节俭的真正意义,在穷困的时候,缺乏的时候,他们也会节俭,一旦富裕,他们立刻变得奢华。

国力强大,物质丰富,但愿我们的意识也能跟上来。

节俭,不是因为没有,是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