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碰撞诗歌

这首千古绝诗家喻户晓,远在他乡不知何时回家,道尽思念的苦味

2018-09-04  本文已影响44人  作家云冗雾

都说古人在生活中喜欢写诗写词,其实诗歌便是生活的反映,喜怒哀乐皆在诗中,唐代有一位诗人名为李商隐,他留下的诗歌很多家喻户晓,有人说他多才,也有人说他多情,我们今天便来品读一首他的经典诗歌。他的这首诗每句都是千古名句,写的是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为何他会写一首思念的诗歌去寄托哀思,诗人在那个时候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品读。

思念

这首诗名为《夜雨寄北》,诗人为唐代李商隐,诗歌原文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写于巴蜀之地,诗人被派往东川节度使的府中,离开长安,因为长安处于巴蜀之地北部,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中有“寄北”二字,并且这首诗是在一个雨夜写下,然后寄给妻子的。

思念

先来看第一句,开头便直接发问,并且使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意思是如果你要问我何时回家,我自己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家。这样的自问自答一来能够点明主旨,烘托整首诗的氛围,并且用问对方话的口吻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无奈。我们也能理解为李商隐对妻子的回答,自己很想念家乡,很思念妻子,但是身不由己不知道何时才能回,这份无奈的心情诗人在下着雨而定夜晚或许便是彻夜未眠。

随后第二句便开始写景,诗人先说自己不知何时回家,再描绘自己所处环境的特点,夜晚下着大雨,雨水把秋池都快填满,表明气候特点以及所处环境的无奈。或许这场秋雨,也正如诗人内心所表现的那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有泪往心里流,就像这场夜雨,雨水快把秋池都快填满了,内心的悲伤和苦楚又有谁能理解。

思念

接着第三、四句便是整首诗的经典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下着大雨的夜晚,想象着自己如果回家了,就能和妻子亲人一起坐在窗前,一起剪烛,然后互相倾诉当年二人在这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思念对方的场景和感受。有人会疑问为何要一起剪烛,古时候照明用的是蜡烛,蜡烛上烧焦的部分用剪刀减去可以使它照得更加明亮,诗人和妻子儿子一起剪烛的场景应是温馨快乐的,所以诗人想象自己正置身家中,共剪西窗烛。

最后一句所描述的场景和感觉不知大家是否能够切身体会到,如果你和自己的挚爱之人相隔千里,远在天边,如果晚上下着大雨,是否也会想象对方是否也在听着下雨声,如果晚上有明亮的月光,举头望明月的你是否会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望着月亮,只愿“千里共婵娟”,亦或是“天涯共此时”。诗人在这首诗中说“却话巴山夜雨时”也是这个道理,希望自己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问问自己的妻子,那个下着大雨的晚上,是否也在思念着对方。

思念

可是李商隐在这首诗里的愿望后来并没有实现,历史上有过考究但说法不一。有人说当年李商隐离开长安,妻子后来病中走了,李商隐过了很久才知道,这首诗在之前写给妻子却最后没有看到。还有一种说法称李商隐知道了妻子的音信后很是伤心,但这首诗却说不通,便认为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认为或许还有可能是李商隐知道了妻子的情况,在大雨之夜思念妻子,于是写下这首诗用来寄托哀思。

无论哪种理解,这首诗都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思念,内心的无奈和内心的苦楚,我们读来能够浮现一幅幅画面,并且感同身受,这份思念让人感怀。

面对人生,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和每一个人,有时候相隔千里却不能相聚,但是心却是相连接的,不管是亲人、爱情还是友情,我们都希望能够收获圆满,人生的滋味很多,人生之中重要的人却不多,珍惜便好。致敬千古绝诗,致敬优秀传统文化。(文/云冗雾)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作家云冗雾”,与你一起品诗品词品文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