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不了《舌尖上的中国》病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5人  黑化总伴红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第三季4、5集,从展示的结构和方式上看,估计西药、中药加煲汤都救不了第三季了(想知道为什么?请你关注并查看往期关于1、2、3集的文章)。

形式结构上,第1集是说明书,第2集是流水账,第3集是故事,期待中的第4集却是更加碎片的流水账,而第5集则用力过猛,彻底崩盘。

这次咱们从另一种角度观察4、5集。写作中有种技法叫“对话姿态”,作者和读者处于平等关系,作者引导读者视线,向读者呈现世界上的一些事物,以及让读者参与对话。此技法一样适用纪录片。


先看第5集中“摔面”的故事,抛弃了画面的优势,转而寻求语言灌输。故事开篇正常,直到讲小孩上学的时候,旁白开始絮絮叨叨,本来用画面形式就可表现老板的艰辛和诚信,却使用大量话语描述细节,让你毫无参与感。

再看第5集最后“甘”的故事,情感戏喧宾夺主且用力过猛。本身是个让人感动的故事,结果旁白和主角一起说(当然全都是导演的主意),你闭上眼睛不用看,都知道发生什么事,美食部分完全成为配角,几个静态图展示一下万事大吉。

你会疑惑明明很好的故事,为什么没感动?

因为“对话姿态”最重要的是“对话”。引导你观察和参与,让你自动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把结论给你。而这集为了让你彻底明白,用大量语言直接灌输给你,不需要动脑,造成你无法和他对话。好像你遇到一个带着耳机打电话的人,他愣愣的看着你说话,你以为他在对你说话,其实他在自说自话。


有一个词叫“硬科幻”,这集就是“硬感动”。自己感动的不行,硬逼着观众感动,用力过猛,以致最后的跑题和失败。

这种形式也可称为“自嗨姿态”。一个“自嗨”的人与你沟通,要么你听不懂,要么他完全自我暴露,不管你愿不愿意听,把自己压箱底的事一下子倒出来,推给你,以至于失去所有美感。

举个极端的例子,可以让你避免自嗨的状态:假如你走在街上,膝盖中了一箭,你痛的应声倒地,说出的第一句话肯定是类似于“啊,好疼啊”,这是正常反应。但是,如果是“对话姿态”,你应该对周围逛街的男男女女大喊一句:“各位!你们即将看到一个膝盖中箭的人倒下啦。他的姿势漂亮吗?”


关注美,创造美,每天让你的生活美一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