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有感之二(关于孩子)

2020-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亮哥2023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作为父亲的我,自身的自卑情结归结于被忽视,那作为一零后的孩子,他的自卑情结更多的来自“营养过剩”,被宠溺(过分的宠爱/没有规则的爱),主要表现有;

1, 自私,只关注自己,只懂得索要,不懂得给予和分享;

2, 自大,认为自己的愿望和意志是最重要的,只听到好话或表扬,一不如意,就会很失望和生气,甚至抗议;

3, 胆小怯弱,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会看大人的脸色,有时装可怜或可爱,以获得关注和控制大人的机会;

4, 自我,认为自己的地位与生俱来,应该享受特权;一旦进入新的环境,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他就会有失落感,会消极怠工,还会公开对抗;

5, 懒惰,依赖性比较强,主动性差,无法独自存在,应对新事物和抗挫折的能力较弱,一遇到问题,就想去靠别人去推动和寻求别人的帮助;

6, 喜欢炫耀和逞强,用一些特别的行为举止和物品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找寻优越感;

7, 如果周围的人对他表达不满,他就会把这种敌意当作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新证据,怨天尤人,所以惩罚对他总是无效的。

8, 缺乏合作的意识,攀比和攻击性比较强,情绪化。

……。

虽然说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但是还是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培育的影响,所以他的这些表现,我想更多的根源还是从原生家庭这个角度是审视和觉察;

1,  父母在对孩子的身份认同上就出了偏差,认为孩子就是我们的全部希望和精神贯注,甚至放下事业和兴趣爱好,全力以赴从胎教到出生和长大,基本上是以他为中心。

2,虽然知道养育理念和方法很重要,也买了不少关于育儿的书籍,参加了一些育儿的学习讲座,所以开始自以为是,生搬硬套,还经常摇摆不定,失之以宽,失之以严,当孩子是试验品。

3,在家里,平时喜欢讲大道理,看重对错和责任,喜欢比较和恐吓。

4,父母感情方面的问题,情绪不稳定;有时还有补偿心理。

5,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殊不知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说实在话,溯本思源是罄竹难书,只待以后慢慢去觉察和反思;然而,孩子的成长是单行道,不能回头的;所以犯的错,造得孽,还是要我们去面对和弥补;既然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那我们做父母的,只能亡羊补牢了;

当然首先是爱自己,接纳自己,

心若有枷锁,逃到哪里都是牢狱。生活本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撇开自己对自己的成见,抬头看着广阔的天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去做。

然后再努力去做一个心平气和的父母;

如果我们真爱孩子,就陪他一起长大,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如果我们真爱孩子,就远离攀比,做个心平气和的父母,把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看作他成长的经历和机会,能够为孩子取得的小小成功发自内心地自豪。

如果我们真爱孩子,就适当地给孩子减压,因为最后一根稻草可能会压死一头牛,积累压力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们真爱孩子,就让他独立,做个适当放权的父母,尊重孩子拥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要求。

阿德勒说,性格的养成本没有原因,只是儿童把经历解释成为原因,服务于自己的目标。所以亲子关系很重要,但不能过分关注与孩子的连接,而应该把这种连接进行扩展,引导他与其他考虑人进行平等合作;了解和尊重孩子,平等信任,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