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体系建设读书书评Review

挑战你的记忆极限——评《你的记忆怎么了?》

2016-02-06  本文已影响100人  卡布奇诺102030

我们的记忆并不总是可靠的。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早早来到办公室,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昨晚上想好要做首要事情是什么;刚刚从超市里回来,就想起来要购买的东西了,之前,在超市时却死活想不起来;和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你的脑子里却在努力确定出门时到底有没有锁门;有些地方明明是第一次来,你却有一种强烈的似曾来过的感觉;见到一个不太熟的朋友,你能回答出他的职业、公司名称,却不记得他的名字……我敢保证,类似的情况你可以不停歇地说上三天三夜。

上述情况虽多,但是如果将其进行归类的话,大概就只有七种了——记忆的“七宗罪”,它们分别是:健忘、分心、错认、暗示、空白、偏颇、纠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夏克特在他的《你的记忆怎么了?》一书中对记忆的“七宗罪”进行了详细描述,他向读者介绍了记忆“七宗罪”的生理原因、经典案例以及生活影响,为人们展示了记忆衰退的奇特过程。

记忆连接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记忆在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一分对记忆的认知,也就多一分对自我提升的信心和把握,了解和掌握了记忆的不足和缺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提升自身记忆能力。

虽然在最全书最后章节作者极力为记忆洗脱罪名,认为记忆的“七宗罪”是其适应性的副产品,比如“健忘”,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记忆系统超载,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忆系统会自动放弃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这样做会提高记忆系统的工作效率。因为信息在大脑中闲置的时间越长,说明将来使用它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厌恶损失并对损失更加关注”的天性,使我们大多数人对记忆的“罪过”难以释怀。本书不是介绍记忆术之类的书籍,没有具体告诉你该如何为记忆“赎罪”,但了解了记忆这些“罪行”的根源,也就知道了各种“赎罪之术”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各种记忆术“不能从生理基础上大幅提高记忆能力”这一“残酷”现实也就能够坦然接受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