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升状态之精力管理篇(一)

2020-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舒乔终身成长

阅读书籍:精力管理 by 吉姆·洛尔(美)

核心观点: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的表现。精力的四大来源分别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我们需要通过目标、事实和行动三个步骤来管理精力,三者缺一不可。

看完《精力管理》,再次感受到意志的重要性。精力的四大来源分别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者自下而上,呈正立的金字塔状。任何的改变都从挖掘与内心连接的人生目标开始。如果说体能精力是为身体添柴加火,情感精力把威胁转化为挑战,思维精力让人保持专注和乐观,而意志精力就是活出人生的意义。尼采有句名言,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下层建筑的改变必然是由上而下。所以,不若翻到书的最后,先来寻找你的人生目标,确立你的价值观。

作者在末页给出了空白的全情投入训练系统,让个人进行精力管理计划。反思之后记录如下:

我最珍视的价值观:信念、健康、卓越、家庭、自由。

我的长项:和谐、善良、尊重他人、责任心、真实。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1. 健康是1,没有它,一切都是0。

2. 幸福的源泉绝大对数取决于亲密关系。

3. 想做的事,想实现的目标,一定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双重投入,不光要有愿景,还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否则只会永远停留在想象。

关于最重要的三件事,还需要再推敲,但健康、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作为思维宝宝,很多时候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经常让我感到焦虑,所以列出以上三点。

想想让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身上你最钦佩的三种品质。

基本不读人物传记,也并未深刻地去了解某个伟人,不过最近看到陆奇的一些零星报导,倒是相当佩服他。

1. 自律:坚持十几年早上4点起床,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生活习惯。

2. 勤奋:年近60岁还试图重建知识体系,到现在都保持每天学习英语、阅读专业最前沿论文的习惯。

3. 智慧: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自己所期望的位置。

深刻觉得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尤其是自己,专业方面长年都在吃老本儿,非常羞愧。写文的时候,已经决定要列出每日习惯来开启。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自信、自律、热情、勇敢,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和超强的行动力,永远不为自己设限。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这是一个没有被世俗所束缚的人,她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她勇敢自信,她敢于梦想,她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四周。她的家人因她幸福,她的朋友为她骄傲。

我的生活预想

我和爱人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我们鼓励并支持彼此大胆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重视健康,拥有强健体魄;我们追求成长,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孝敬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我们既有诗和远方,也脚踏实地生活,我们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完美结合。

我的工作构想

这不仅仅是工作,而是我的生活方式,它让我即使退休,也愿意继续工作。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程度,在工作中践行我的价值观,获得成长和成就感,并通过合理的经济报酬,帮助自己和家人实现梦想。

当“使命感从负面变成正面,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变成他人时,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精力”,所以,作者也提到进行精力管理,第一步是要明确目标,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所谓灵性,其实就是“了解最深层的自己和最珍视的事物”。但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一回事,每天都按照价值观来做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每天要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这几条价值观

第二步,正视现实,自我评估。改变源自觉察。人的终极挑战是觉醒,认识你自己。心理学家詹姆斯希尔曼说,“自爱并非易事,因为它意味着爱全部的自我,包括内心和外界都不能接受的阴影部分”。通过自我剖析,我常见的表现障碍包括:抗压能力差、不集中、糟糕的时间管理、优柔寡断、缺乏热情、缺乏自信、消极悲观思维、高度焦虑、急躁、情绪化。好吧,我承认这只是一小部分。

第三步便是要付诸行动,建立仪式习惯,但是注意需要30-60天的养成周期,且每次只专注于一个改变。

哲学家怀特海说,“我们不应该培养先思后行的习惯,反过来才是正确。当人们不靠思索便能做出的行为,越来越多,文明才得以进化。自律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稀缺。因此,有选择的取用”。写下仪式习惯,之后每次便不假思索地执行,用习惯而不是自律让自己走在正轨上。

我现在的工作有太多需要自主安排的内容,因为无需坐班,很多时候在家办公,容易受到家人打扰,加之惰性大,很多时候就自暴自弃了。

表现障碍:散漫、不专注、效率低下

期望成果:专注、高效

仪式习惯:

1. 7:00起床,阳台拉伸8分钟

2. 7:15写当日to do list

3. 90分钟周期工作法

4. 取得家人理解,书房关闭时请勿打扰

5. 90分钟后,间歇休息:补充水果或简单运动

6. 严格执行每周运动计划

7. 21:40洗漱、手机静音

8. 22:10上床看书40分钟

一次性解决步骤:打印“每日习惯培养”,划√检查。

目前仅专注这一个需要改变的表现障碍,待60天后再锻炼后再提升其他表现。


除此之外,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其他几点:

一、像训练体能一样训练我们的情感、意志和思维。因为不定期地散漫健身,也多少知道一点增肌的原理,一次锻炼一个肌群,采用适当的组群进行间歇训练,达到力竭才有效果,所谓不破不立,之后再进行48小时左右的恢复。大脑的运作方式也类似肌肉,轻松的学习方式没办法让大脑产生摩擦,有挑战、体验到极限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锻炼到思维。另外,如同需要定期调整锻炼方式去刺激平常用不到的小肌群,学习新事物也可以刺激大脑细胞建立新的连结。认识到压力不是敌人,而是成长的朋友,情感方面也需要不断挑战极限。

二、人生应该是一系列的短跑冲刺,某些时间段全情投入,某些时间段闲云野鹤。过劳死就是长期的精力消耗却无间歇休息,因为精力的消耗和恢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所以,需要培养固定的仪式习惯,避免高度单线化的生活方式,有意划出工作和休息的界限,强迫自己在固定时间停止工作,把目标放在恢复精力上,这样也会让工作更有效率。文中也提到,激发正面情感,仅仅变换频道便可以增加情感精力,所以说爱好很重要,做一些让自己放松、享受的事情大有裨益。不过不建议刷剧等低深度的情绪恢复,来源越丰富,越有内涵,越能补充精力储备。之前看“积极心理学”讲座,沙哈尔也提到休息的重要性,不论工作再忙,他也会每年、每月、每周、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放松和休息。最佳的方式是全情应对当前的挑战,适当地进行间歇性放松。

三、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任一维度,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只知道过度使用会削弱精力,没想到使用不足也会削弱精力。比如,情感使用不足,导致情感账户告急,和家人失去链接;意志使用不足,缺乏对人生的思考,不清楚人生目标和使命,每日浑浑噩噩度日。这样的话,哪怕体能方面再进行高强度训练,也没法做到长期的精力充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家庭、关怀朋友,为什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找到人生的意义。

最后,用一个万能解药结束今天的反思:上帝啊,请赐予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赋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区别。--《平静祷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