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有门

从公益做起,让孩子学会担当

2016-11-30  本文已影响56人  互助特报

近日一女生嫌家贫骂父母的视频

引起白姐的关注。

“我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就是被他们给毁了”,视频中,深圳陈女士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因家里无力为其买房买车而对父母恶语相向,称父母是人渣、垃圾、贱人。

“孩子越来越自私了。”“现在的孩子们好像越来越冷漠,不懂得分享,不懂得付出……”现在网上父母抱怨孩子自私、无情无义的新闻越来越多,父母们对孩子的未来表达了深深的隐忧。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爱父母,更不爱他人。人性本善,孩子们却变得愈发自私、自立、没有爱心,这让很多父母忍不住问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白姐很想对视频中的女孩子说:孩子,这个世上的人有无数种贫穷,我们的内心决不能一贫如洗,感恩父母是最起码的良知。更想对大多数家长说:与其等孩子长大后向他人哭诉孩子不懂感恩没有爱心,不如从现在做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感恩和爱心吧。

孩子爱心、公益心的培养需要不断坚持并养成习惯,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是培养孩子公益心的最好方法。从小做起,“小”指小朋友,代表着社会的未来,让小朋友从小培育爱心公益意识,为公益事业打好基础;“小”亦指小事,爱心不一定要用大活动、大排场、大事件表现出来,应从小事做起,让爱心和公益意识渗透带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让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

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擦拭公共设施、看望孤寡老人、捡拾白色垃圾,为美化社区献己之力……这对孩子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情怀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在国外,学校看重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学生们参与公益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意识的过程,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但在国内,很多父母却以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理由,不支持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认为是浪费时间。

白姐认为,对孩子而言,参与的过程很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组织他们多献爱心,在体会助人之乐的同时,感受幸福可贵,效果比单纯说教好得多。公益是双方向,不仅仅包括受助者得到帮助,对参与公益的人本身也是体验和获益。放开双手,让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同时,学会善待别人,并深切地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并逐步具备自觉关爱他人、救助弱者的博大情怀。

父母以身作则参加公益

公益教育要依托家庭,家长的支持和共同参与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识和行为。

家庭,是人一生温暖幸福的港湾。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情感。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一种特殊亲近的感情,父母和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他们在情感上的互相感染作用是特别巨大的。因此,在孩子中实施公益教育,家长的作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的懵懂时期,家长的公益行为经历对子女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公益是一个公共参与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信手拈来。当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志愿便融合成一种精神内核。因此,父母以身作则参与公益也会对孩子、对家庭带来积极的影响。

坚持开展家庭公益教育

父母要坚持引导孩子感受为善的快乐,鼓励孩子从家庭和自已身边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力量参在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公共事务中,树立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并对孩子的作为给予及时正面的反馈,让孩子在孝敬亲人的同时收获善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向“善”的本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些实践机会才是成长的必需经历。他们把对孩子的培养,更多地放在公益活动。白姐身边的一个朋友就加入了一个公益活动家长圈子,这些爸爸妈妈们的口号就是“100分不能管用一辈子,让孩子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不能光看分数,要看孩子能走得多远,站得多高,有多少正能量!”。

崔永元曾公开表示:“青少年参与公益,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少年公益’就是要让中国的少年们,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他们幼小的肩膀担负起公益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孩子参与公益,不仅可以让孩子接触社会、增强公益意识、培育孩子的爱心,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种下分享和爱的种子,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来自给予。

互助特报是中国首家互助保障、公益慈善行业权威自媒体。

关于互助保障、公益慈善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关注“互助特报”微信公众号:huzhuteba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