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大东科“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当下,构筑文化情,浙江大学生调研走访获新知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1人  Shellow

为蚂蚁岛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了解蚂蚁岛居民对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7月13日至14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海岛征程十五载,红色基因永传承”赴蚂蚁岛实践团23名队员在两天内相继走访蚂蚁岛6个社区,向百余名蚂蚁岛居民了解对蚂蚁岛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关问题。

阡陌纵横,近访民情

蚂蚁岛的道路纵横交错,多且杂。为了更精确地调查,提高队员们的工作效率,队员们在出发前提前对蚂蚁岛的区域进行划分,将队员们分为4人一组,分配对应区域进行走访调查。队员们的分工合作能够使调查访问,更加全面地展开,保证调查面之广,进而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

在多日的蚂蚁岛生活中,队员们渐渐熟悉了蚂蚁岛居民们的方言,逐渐能理解一些蚂蚁岛居民们的方言,这为此次的调查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队员们主动向坐在路边闲聊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询问,不少居民表示自己不太明白什么是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恐怕自己不能回答。对此,队员们向居民解释道“公共文化设施,是免费为群众们提供文化学习的平台。”为了更好的解释,队员们试图模仿方言来对居民们进行解释。功夫不负有心人,队员们的解释成功让居民们明白了此次调查的方向。

风之所及,脚步所及。队员们穿过大街小巷,与蚂蚁岛的老老少少们交谈。在采访刘叔叔的时候刘叔叔说“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你们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也来了蚂蚁岛做社会实践,你们在蚂蚁岛做的这些都很值得赞扬。”这番话如海风般让队员们在炽热的夏日,感受到了清凉熨帖。刘叔叔回忆起去年实践队队员余梦海也曾采访过他,刘叔叔还拿出自己的手机向队员们展示收藏的去年的采访照片以及公众号推文。这份感动是队员们,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惊喜。

每每走在蚂蚁岛的街头,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总会微笑着招呼队员们,蚂蚁岛居民们的关怀与支持让队员们的调查访问进行的十分顺利。居民们对于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都感到非常满意,每当队员们提到蚂蚁岛公共文化建设发挥最大作用的是什么,居民们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政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调研初成,成果知新

结束走访调查以后,为尽快得出调查结果队员们积极开始分工协助,开展问卷结果统计与整合。一名队员拿着记录访问结果的问卷报出相应的回答,另一名队员拿着笔记录,在默契的合作下,百余份的问卷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数据结果显示,蚂蚁岛居住的92.16%为中老年人,以老年人居多。蚂蚁岛居民李爷爷表示“蚂蚁岛上没有学校,所以家里有孩子的都搬到沈家门去住了,留在蚂蚁岛的大多是老人。”李爷爷充满遗憾的眼神让队员们感到十分难过,子女带着孙子孙女在外工作求学。队员们明白像李爷爷这样的生活孤单的老人还很多,在此刻队员们只能期盼他们的家人能常回到家乡看看这些思念他们的亲人。这些年纪大的居民49.02%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69岁的张大爷说“我们已经退休了,现在就算是年纪大了也是闲不住,没事在院子里种点东西吃不能算是农民了。”

队员高晴晴表示,“像这些已经退休,并且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是更需要关注的群体,蚂蚁岛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该更贴近这类人,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多添一些色彩,让他们的日常活动更丰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往鉴旧况,筑梦未来

在走访调查时,队员们也向居民们了解了他们的文化程度、蚂蚁岛公共文化设施相关问题。居民们一一作答,认真思考,真诚回答。

数据调查显示,文化水平为小学的有35.29%,到达初中水平的有54.90%,更高学历的非常之少。王奶奶说“那时候读到小学就不让读书了。”队员们难以理解地向王奶奶询问为什么不被允许继续读书。王奶奶的回答让人十分心酸“那时候长大了就要去帮忙干活了,不让你读书的。”实际上那个年代,蚂蚁岛的教育普及面已经较广,由于经济水平不发达,故而高学历人才较少。可见蚂蚁岛的文化建设在几十年前就较好。

对于蚂蚁岛居民们希望增设的文化设施建设影剧院占比最大为33.33%。75岁的颜爷爷告诉队员们“我们这些退休了的人平时也没什么事情。特别希望能够看看红色电影、戏剧这类大家老一辈人喜欢看的,大家能够一起看的。”队员们表示理解,这一辈的老人们有着极强烈的红色情怀,对于抗战、长征、邓小平等题材的影剧有着强烈的向往。

在两天的走访期间,朴实积极参与调查的居民们,让队员们的调查访问活动进行的格外顺利。蚂蚁岛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查,为更贴近生活,真实地了解蚂蚁岛居民们文化生活方面需求状况。不忘初心,学习海岛,服务海岛,实践团队员们将继续秉持着,学习海岛,服务海岛的态度在蚂蚁岛行动。

通讯员:邱若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