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安在
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官员“告老还乡”的情节,有的甚至因此而演绎出人生道路上又一段辉煌的历程。
“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在我国古代官员主动要求“告老还乡”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已无心于官场;体弱多病,难当重任。从某种角度讲,古代的“告老还乡”是“从人才资源流出到人才资源流人”的良性循环,对带动农村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不属于官员的行列,没资格体验“告老还乡”的过程。但作为企业职员,少小离家求学、参加工作,如今已年近花甲、两鬓斑白。根据集团公司干部管理规定,我将于今年提前两年进入“二线”调研,直至年满60岁正式退休。因为是统一规定,所以谈不上“告老”二字。但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准时上下班,处于相对自由状态。而且,自己身体健康,又掌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还有一部分“余热”可供发挥。
近年来,也许是年龄增加的原因,也许是对城市生活产生了厌倦,或者是越结越紧的家乡情节的缘故,我经常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往事如烟、历历在目。梦醒后仔细思量,能再回到那魂牵梦萦、生活近二十年的家乡生活,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由此,我才真正地领会到古人所讲“叶落归根”的含义。思考着自己还能否走上回故乡之路,重温那现代人艳羡的田园生活。
其实,尽管离开家乡已近四十年,因为父母、姐弟以及亲戚朋友的关系,我还是经常不断地回到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发展。前些年,还耗费不少的心血促成了千亩经济植物种植园在家乡落地,如今已初具规模,在两年后将见到成效。该项目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改变传统经营观念、改善家乡整体环境面貌发挥着作用。最近,又就清洁能源项目的引进工作进行着协调。
但我深知,不管怎样,我已成为乡音未改的“外乡人”,回家乡长期生活的基本条件已不复存在。也就是说,自己连一间安身之所都没有,怎么能谈得上“还乡”。只能像游客似地在此临时“居住”,更谈不上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因为国家政策的限制,以我城市户口的身份,不允许在家乡买房置地。也即没有生存的根本,又何谈“叶落归根”。虽然说国家给予我退休后颐养天年的经济来源,但也难以融合到村民之中而只能成为另类。
与城市相比,家乡还处于相对贫穷落后的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与城市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能否适应并长期生活下去,对自己将是一番巨大的考验。因为自己已养尊处优四十年,生活习惯、身体条件等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想不一定能够事成……物质和精神方面与家乡的距离渐行渐远渐。好在世间万物都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还乡”做为我的一个梦想,激励着我努力成为“追梦”大军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