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和他的儿子李四
任何地方都会有几个充满故事的人。
——题记
张三排行老三,李四排行老四,张三是李四的父亲,李四是张三的儿子。许多人听到了都会问,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不可能,听我慢慢给你讲来。
张三官名叫张殷年,李四官名叫李朔方。张三三十八,李四一十五。镇上的人们这么背乘法口诀,大人们是为了取笑张三,小孩们是为了羞辱李四。
为此,李四没少和大大小小的孩子打架,不管打赢打输了,张三都要给对方孩子的父亲敬上一支烟,并希望他们不要介意,这些孩子的父亲就免不了笑眯眯的回敬道:
不介意不介意,你张三三十八嘛。
张三没念过什么书,家里贫寒,很小就出来混生活了。混来混去混到三十多了,还没闹下一房媳妇。
那一代人能娶个媳妇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这一代人能娶个媳妇也不容易。
亲戚乡邻就有帮他物色张罗的,但过来过去的,不是嫌张三太穷苦,就是嫌张三太老实,没人愿意跟他。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远房姑舅,对张三说他们村里有一个牛寡妇,男人姓李,害癌死了二年了,留下五个娃,最大的是个女子,已经出嫁了。
剩下的几个孩子牛寡妇一个人养不活,就都送人了,唯独最小的孩子李四是个遗腹子,念及男人的情谊,要给他留个香火,就没送人,一直在身旁养着。
最近牛寡妇有了病,实在支撑不住了,说只要能给口饭吃,她们娘俩就跟着过来。
远房姑舅问张三觉得咋样?
张三就说那就一块去看看吧。
姑舅说:那里的人看人下菜碟,你衣服穿好些。
张三翻箱倒柜找了件刚能看的过去的衣裳穿上,姑舅看了一眼就说,算了,我家里有,咱们先走吧。
等张三再回来的时候,牵了一头毛驴,背上坐着牛寡妇,怀里抱着一个娃儿,虽说的是最小的,但也有七八岁了,知道事了。
就这样,张三刚回到家里就又出去,到亲戚乡邻家借了几升米几升面,开始过日子了。
有人说李四长反骨,也有人说李四就是看不起张三的窝囊,不管怎么样,李四和张三就是拴不到一个槽里。
从小李四就不听张三的话,甚至处处和张三对着干,张三让他往东,李四偏就要往西,张三让他喝水,李四偏就要吃饭,张三倒不恼,李四也不烦,父子两个就这么拧着。
就这么着,日子慢慢的往前趟,李四十五了,在学校里不爱学习,天天叫嚷着不念书了,要出去闯社会,牛寡妇管不下,张三更没办法。
要说牛寡妇在年青的时候也是个厉害角色,照知道的人说,牛寡妇八岁上就学会了骂街,守寡后,村里的爱踹寡妇门的光棍汉唯独不敢去她家。
后来实在是厉害过度了,让人打了几顿,就慢慢的乖了,收住了心性,再后来得了慢病,整个人也就萎靡了。
李四就这么闹着要出门,张三牛寡妇没有办法,就只能让李四出去闯荡,所以李四十六上就出了社会,基本上啥都干过了,修车,装潢,开饭馆,卖菜卖衣服,但就是没挣下钱。
知道的人就说这小子不学好,都吃喝嫖赌的花了,混啊混的混到二十七八,两手攥着空拳回来了,整天蔫在家里,没本事还乱生事,天天跟张三吵嘴置气。
后来张三慢慢从李四的话里话外品出了缘由,原来李四是怪张三不给他花钱娶媳妇,所以就天天的跟他耍脾气,闹别扭。
想起这事来张三就叹气,张三又何尝不想给李四成婚呢?无奈实在是没有这个力量,这几年牛寡妇一直病着,如今的饥荒就欠下了好几万还不起,能借钱的人都借遍了,现在再去借,就都放出话来:旧账不清,新账不添,所以张三也是干着急。
但是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
没过多久,镇上来了一个年轻俊俏的姑娘,逢人就打问张三家住在哪里,那天早上张三去山上背柴火去了,回来的路上就有人告诉他有个俊俏姑娘打听你哩,现在到你家去了。
张三摸不着头脑,平时该歇的地方也没歇,一口气背着柴火赶回了家里,张三刚放下柴火,就听见屋里传来嘤嘤的哭声,听声音不像是牛寡妇的,敢是那来的姑娘哭了。
张三不敢迟疑,拍拍身上的柴草渣子和尘土,进到屋里,果然那姑娘坐在牛寡妇床边哭泣,看见张三进来了,就跪下叫了声:
爹呀……我找你找的好苦……!!
张三心里吃了一惊,不敢动弹,牛寡妇这时说:
这女子说她是高县来的,说你年轻的时候在那里做过工,和一个女人纠缠过两天,就有了她,现在那女人死了,临死时安顿这闺女来找你,你还记得有这么个事没有?
张三蹲在地上吸了两根纸烟,然后透过烟雾问那姑娘:
你娘可是住在高县槐树乡铜锣街上的王彩娥?
那女子点点头,渐渐的不哭了。
张三这才站起过去把那姑娘扶起来,也点点头说:
这就是了,当年我在那里打过短工,你妈在工地上给我们洗碗做饭,她当时也是守了寡的。我看她日子过的可怜,发了工钱就常接济她,慢慢就有了感情……
本来我是想娶她的,可是你爷嫌我穷,把她给了个更有钱的。总共才那么两晚上,没想到能把你怀上……你妈跟了那人可过的好?
那姑娘说:
生了我后,他渐渐听说了我妈和你的事,就慢慢的对我们不好了,我五岁的时候他出去做生意,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算是把我们娘俩撇下了。
这些年来,我妈吃苦咽辛,吞酸忍泪把我抚养大,上个月害猛病殁了,死时才跟我说了你的事,告诉了我你住在哪里,我一路找来找了十多天今天才找到,太不容易了……
这姑娘说着说着又哭出声泪来,张三也忍不住流下了泪哭了几声。
牛寡妇说,既然是一家人,从今就留下来一起过日子吧,一家子热热闹闹的都有个照应。
那姑娘没说啥答应了,天天身勤的像个陀螺,片刻也不歇着,不是洗碗就是洗衣服,不是擦锅台就是擦箱柜,人们都说张三好福气,天上掉下来一个好闺女,不知是哪辈子积下德了。
自从张三的这个闺女来了以后,李四就不再跟张三闹别扭了,天天悄不声的看着这姑娘,抽闷烟。
过了有半月,李四买了两瓶酒一个猪肘子三斤猪头肉要跟张三喝酒,张三对李四这破天荒的孝顺惊喜不已,二两一杯的酒连连喝了几杯,李四也是一口气下了好几杯。
不多时,父子两个喝的面红耳赤,晕头转向的,这时李四摇晃不定,坐的不稳,舌头打着结对张三说:
爹,你说我娶了我这妹子行也不行?!
张三以为自己喝多了,李四就又说了一遍,张三把眼瞪的环一样圆,骂说:
畜生!!自家的妹子哪能结亲了?!
牛寡妇也说:
孽障!你疯啦?!
李四拍着桌子说:
我和她又不是血亲!!她是你和另外的女人生的,我是我妈和我爹生的,半点血缘都没有,咋就不能?!
张三被噎的没话,李四就发着狠说:
你要是让我娶了她,从今往后我改斜归正,好好孝敬你们二老,你要是不让我娶了她,明天我就出去杀人放火,让你打十年数不清的官司!!
牛寡妇急的哭了起来,张三瞪着血红的眼睛像是能喷出火来,眼看就要发作打李四,这时那闺女说:
只要你好好孝敬双亲,好好对待我们,这事能行!
就这样,张三李四一家子又成了镇上人酒时饭后闲话的论点,哥哥娶了妹子实在是一桩大而怪的新闻,不过倒是听年长的人说,这样的事在老时候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李四倒也说话算数,完过婚后,可谓是砍柴拾粪,收心务正,借钱盖了几间大棚,种起了四时蔬菜,长成了送到县城里批发,没个几年,又开起个砖厂,慢慢的就挣发达了,把旧宅院翻盖一新,还开起了进口小汽车,媳妇给他生了两个带把的娃,日子过的好不红火。
可惜的是牛寡妇福薄,好日子没过几天,就发病殁了,李四还是感激张三当年的成全的,就花大钱给年近六十的张三又找了一个年龄三十多岁的女人,不过据人说这女人不太检点,经常背着张三和别的男人厮混。
过了没二年,这女人竟然怀上了,生下了一个女娃,众人都说长的不像张三,绝对不是张三的种,就说张三当年给人家来了那么一手,如今这娃是来讨债来了。
所以说,男人们要注意了,五十岁以后得子,很有可能不是自己亲生的。
后来他们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好像叫《张三李四一家子》,听说拍的不错,但是我没有看过,我他们都没见过,这些所有的事都是我听镇上的人说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