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流圳上的村庄

2020-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边缘上的风景

              邹金龙

知道乐联村之前,我先知道了乐江村,后来才知道乐江、乐联两村合称“杨家坊”。

第一次对乐江村印象深刻,是30多年前,出门游学远行,天还麻麻黑,我比那刚脱离了蛋壳的小鸡还积极的起床,乘车,抑制不住兴奋,沿着仄窄的319国道一路颠簸,看着窗外的风景,连南河水汽氤氲,村庄清一色灰墙黛瓦。当车到乐江村桥头时,天已蒙蒙亮,司机停车休息,下车,我看到了河对岸的那一片村庄,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村中有寨,寨中有村,特别有古典的意蕴;河畔蔓草萋萋,古榕亭亭;河上一条低矮的小桥吻着水面,连通两岸,河水静默却看不出深浅。

第一次知道乐江的河水之深浅却缘于30多年前夏天发生的那起“乐江小车落水交通事故”,说的是某领导到某处视察工作后,桑塔纳满载而归。不曾想,车到乐江东桥头就直溜溜的栽进乐江的河里去了,扑哧扑哧地扑腾几下,便沉入了河底。桥上众人大声呼救,不少村民迅速脱下外衣下河相救,但一车五人大多无得生还,实在令人嗟叹。也就是这次交通事故,河岸开始筑建了护栏,也是这次事故发生后,出现了关于如何有效抢救落水者的论争。

穿村而过的连南河看起来清浅,实际上有不少漩涡区,地处连南河与良坑溪以及石门山小溪的连接带,表面溪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很久以前就听闻杨家坊倒流圳为古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奇观,然一直无缘零距离亲密接触,及至相见,果然名不虚传。“风物长宜放眼量”,杨家坊人文荟萃、风景优美,诸如村中有寨,寨中有村,诸如大小46座古宗祠和众多古民居,诸如燕诒堂码头与近万平方的古寨等等。

那么杨家坊都姓杨吗?其实,半实半虚,因为一半姓杨一半姓李。说实在的,杨李两姓能够人畜无欺,同睦一村,融洽安居,互为邻里,其乐融融,着实出人意料,因为在我的家乡,李杨两姓是老死不相往来,互不联姻的。据说,有些地方的杨氏都有家训,严禁与李姓婚约,因为大家都知道隋唐历史,杨家天下是被李家给夺了去的,历史恩怨颇不寻常。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杨李共一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之所以叫杨家坊而不叫李家坊,是因为杨氏九二郎、九三郎在此开基后,最终在此扎下了永久的根基。而李姓是后来者,最初是因娶了杨家杨三娘后才在此有了立锥之地,并渐渐与杨氏成为当地的望族。可以说,杨家坊是翁婿共同开创的古村落。

据《杨家坊村志》载:在杨家坊这块土地上,早先时候先后有邓、彭、张、温、曹、蔡、林等姓族人在此居住。他们来到此地,堪舆择址,都惊为风水宝地,上有禾仓鼎实,下有狮象扼水口,前有笔架供台,后有双螺来龙。然而,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了,但一波又一波的人走了,为何?因为住下后,虽说有一条由北向南流淌的大河,但河水无法引到西边的坡地种庄稼。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源灌溉田地,吃的问题难以解决,再好的风水宝地又有什么用呢?

花好自有蝶凤到,地好自有才俊来。人选择风水,风水也选择人,谁能在此扎下根来,谁就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杨家坊,好村乡,大圳水,倒流上……”这是在连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

“倒流圳”是杨家坊人最引以为豪的人文风景。很多人顾名思义的以为,倒流圳就是水会倒流的溪圳,这是不对的。之所以称这条圳渠为倒流圳,是因为这条圳与村中由北向南流的连南河方向相反,是把村南面的石门山溪流通过人工开凿出来的一条圳渠,将山溪水引到杨家坊,引到整个西边田塅进行农田灌溉。

南宋末年,杨姓九二郎、九三郎兄弟从连城南坑辗转来到此地,看到这里的风水甚好,便决定在此开疆拓土。但他们同样也碰到了无水浇灌的难题。于是,兄弟俩下定决心解决制约农田灌溉的问题,为此,他们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天,他们来到村尾,看到山背后西南边汇入大河的小溪流水汤汤,经年不息,但与此地的高差相差较大。突然,他们脑洞大开,如果在小溪中游把水拦住,将小溪水引出来,开一条渠道不就能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吗?于是,兄弟俩便动手开挖水圳。

但在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兄弟俩要开挖一条存在高差的水圳,何其难也?

那么这条倒流圳是怎么来的呢,传说与村后峻洲洞上的北华寺有关。

北华寺,是一座近千年的古刹,香火旺盛,相传在南宋末年,连南境内发生严重的干旱,村民向寺院方丈诉求,能不能帮他们求雨,否则,田园将颗粒无收。当家和尚在权衡本寺几十号僧人的生活来源和村民利益两方面的得失后,同意设壇求雨,七七四十九天后,在该寺上空降雨三天三夜,大水漫灌了连南河高低九尺,汹涌的河水冲向下游把新泉镇旁的小金山给漫住了,白仙岩的白眉仙人正在金山寺听经修道,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朝石门山推了一掌,河水立即从石门溪往北而上,又对着杨家坊西塅劈了一掌,便劈开了一条小圳,水就从圳往北流了。从此,这里就留下了一条倒流圳。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只是给村庄多了几分神秘与新奇。其实,杨家兄弟当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开渠好办法,他们砍下山中笔直的毛竹、除去竹节,利用竹筒作水平仪,按照竹筒的长度逐段逐段地测量,长年累月地利用农闲时间开凿水圳。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艰辛劳动,终于将石门山的山溪水引进村中,解决了村中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的用水。随着水圳的不断延伸,他们逐年将水圳下方的山坡地、山沟地开垦成为可以耕种的田地,用水问题终于有效解决,可耕种的土地不断增多,居住在此地的人口也不断地增长,尤其是杨姓后裔发展迅猛,成为村中人口的绝大多数;于是,人们把此地定名为杨家坊。

而李氏定居杨家坊却始于元朝至治年间。据《杨家坊李氏家谱》载,1321年,杨家坊李氏始祖兴埔郎公由连城东门李屋巷(塔下街)迁至杨家坊溪峡里,后往东搬到石门山定居,娶妻杨家坊的杨三娘喜结二姓之好,从此翁婿联姻开创了乐江乐联两村。至其裔孙满全公,为改变现状,奋发图强、勤劳节俭,向杨家购得现老李屋的一座马寮,于是,满全公率领儿孙在此兴土木、建新居,从此李氏从杨家坊边缘地带,跻身于村庄中心区。

大圳水哺育了杨家坊人,顺圳而筑的古街古屋从村尾延伸到村口,40多座古宗祠正牵引着越来越多年轻的后裔归来。活在大圳溪稻谷里的杨家坊人,有的志在四方,有的恋土守家,但无论生在何处,都怀着虔诚的心归来寻根谒祖,拜祭神灵和祖先。走在杨家坊的古街旧坊,仿佛有个时光深渊,一不小心便会被吞没。这是一条活着的古街,她融入了古老的、年轻的呼吸和元素,生生不息。在豆腐店、在茶叶店、在煨盐鸡和炭火烤酥饼的香气里,有老人孩子驻足某家小店,买点生活用品或工具,再聊会儿天。拐角的农具店摊前,摆放着锄头、镰刀、柴刀、耙……每一种农具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以静默的姿势坚守着什么。

穿过老街,脚下跟着的是一条晶莹透亮的圳,水里的每一个石块都能随意看见,绿色的水草嫩油油地摇摆着,三五只鹅浮游着淡淡的水波跳了出来。但走在杨家坊的街头小巷,却少了鸡鸣狗叫的乡村气息,村里戏台也不见了昔日的风采,曾经吱吱作响的老水井也破败不堪,曾经的乡愁在记忆中被一点一点的抹去。保护古村落的倡导者杨彬芳老师是古民居保护的发起人和践行者,他站在老街的杨氏家庙前,为我们讲述这个七百多年古村落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说,有了倒流圳,才有今天的杨家坊,有了大圳水才能让生活于斯的杨家坊人生息繁衍、安居乐业。

“村中有寨,寨中有村”,这是杨家坊的村庄布局。古寨座落于村西,依山而建,城墙高出村子二十多米,有种鹤立鸡群的孤标傲世之感。远远看去,古寨仿佛有一股正气扑面而来。走进寨门,仿佛有一种深睿的洞察力,能够洞穿人的内心,这不仅因为古寨特有的人文气息,更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底蕴。寨内小巷深深,纵横交错,屋舍俨然,以九宫格排列,三街六巷,祠第众多,庭院深深。值得一提的是,古寨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地方。据传,明清时期李氏居住寨上,出过不少举人、进士,这些历史于其中大夫府邸的门匾可见一斑。古街石径的缝隙长满了青苔,石径两旁的院落冷冷清清,有的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风吹着一两片树叶,飘起来又落下去,更添几分萧瑟。如今,古寨虽然已没有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它牵系着海内外多少游子的心,而且更以它历史赋予的人文底蕴育化着一方水土的人民。

其实,人类从森林到村落,从村落到城市,史诗般的迁徙就像一首首如歌的行板。杨家坊也是客家地区无数古村的缩影。中国的村落曾经最热闹,如今却寂寞。因为城镇化带来了现代生活灯红酒绿的同时,却也蚕食着作为传统农耕文明载体的古村落。据统计,中国当前正以平均每天消失80个村庄的速度在快速城市化。

想着想着,我们就走上了一座低矮的老桥,桥下的水浑浊着,一点显现不出清澈见底的迹象。过了桥往左转,就是燕诒堂的地盘了,这里保留的建筑物都还很完整,遗憾的是代表水上商业贸易的码头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唯有杂草丛生的一块块大石头在日光照射下,遗留下过往的痕迹。

再往右拐弯,见到的是燕诒堂这个九厅十八井的大宅院了:左右两边的围墙被风雨的蚕食,矮得就一米来的高,门楼撰有三副对联,“家声敢望追三喜,世德还须守四知”“一片溪光浓淡里,四周山色有无中”“风送稻香浮陇出,雨馀岚翠过江来”,可见主人性情,也道出了房屋周围的环境。主人用一些破盆在天井栽种了些兰花和葱蒜之类的植物,绿茵茵的长势很好,辕门在墙的中间,苍黑而腐朽,稍微用力就会坍塌了一般,由此能见出它自身的年龄了,墙内的房子准是刚修不久,白色的粉刷在墙面上,也就一个影子而已。而这些颓圮的青砖碧瓦或躺着,或靠着,或站着,或守望着,或等待着,或沉思着,当然门前的连南河河水是永远流淌着的。有风水先生说,这条穿村而过的大河给村人带来便利带来财气的同时,也容易把财运带走,要想村里聚财有才,必须开挖倒流圳让财气汇聚回来,因此,倒流圳也就成了杨家坊的风水圳。

好不容易走出来,回头打量一番,沉寂的古村古寨在夕阳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的静美。我想,如果当地政府能好好把这把这个神奇的千年古村落规划保护好,以更好的形象展示出来,那么这座被现代文明遗弃的古村落就会走过田野,奔出大山,把这里的美丽和神奇,传到远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