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G175~161学生发展性评价

2022-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丁妞森娃

    163页~184页

    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都会重视班级评价,不同班级有着各自独特的班级评价策略。在实际工作中,靠某种外物对学生行为表现和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记录的方式很普遍,只是所用的假借物不同而已。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表现好=挣积分=兑换奖品。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常常是反过来的:想得奖品=挣积分=表现好,这种评价使得低年级段孩子“规范”行为是为了挣奖品,而不是从内心认同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高年级段孩子则对这种“小儿科”的奖品兴趣不高,因此起不到激发其向上向善的评价激励作用。

    道德的形成是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相结合的过程。要想使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动化习惯直至形成品德,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规训引导。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一种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十分关键。

    规则的内化需要学生对规则认同,内心建立起自己的规则。而这种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外界的介入式提醒和督导。

    小组互评的方式是班级评价的重要方式。设计小组评比礼物互赠活动,暂时落后的小组向优胜的对子组送小礼物时,要送上一句真诚的赞美,赢家也要积极回应,恰当地表示谢意并说出对方的一个优点。小组给对方小组找优点的活动,每人至少找到一条对子小组中值得自己小组借鉴学习的优点备用。

感悟:

    这种氛围真的好,学生学会了评价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赞美,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回答,同时也增强了他人对自我评价的自信心,体验到被他人认可的幸福。互相的信任和期待,不仅化作了动力,也体现出一种约束,会促使他们更加自律,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促进规则的内化。

    教育真正的成功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让评价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