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十三)- 模板方法模式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46人  MrTrying

简述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抽象一个对象或者是一个通用的行为流程,而对于一个行为流程的抽象,只是确保了流程的执行顺序,其中的具体步骤的实现是无法知晓的,不同的场景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实现。

android中典型的例子就是AsyncTask,当调用execute()方法后,AsyncTask会依次执行onPreExecutedoInBackgroundonPostExecute(如果被取消则调用onCancelled方法),过程中还可以调用onProgressUpdate来更新进度。

可以看出来,整个执行的流程是固定的,而具体的步骤是抽象的,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模板方法模式来解决问题。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框架,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PS:定义有点玄乎了,看看就好)

模板方法模式.png

简单实现

抽象的创造App的类,简单的包含app从设计,到开发,在到app发布的一个流程各个步骤的抽象方法,还有一个execute()执行整个流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CreateApp {
    /**设计*/
    public abstract void design();
    /**开发*/
    public abstract void develop();
    /**发布*/
    public abstract void release();
    
    public void execute(){
        design();
        develop();
        release();
    }
}

个人开发者开发一个App的开发过程实现

public class MyApp extends AbsCreate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ign() {
        Log.i(TAG,"自己设计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velop() {
        Log.i(TAG,"独立开发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lease() {
        Log.i(TAG,"发布App到GooglePlay");
    }
}

一个公司开发app的过程实现

public class CompanyApp extends AbsCreate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ign() {
        Log.i(TAG,"产品设计App原型");
        Log.i(TAG,"设计师设计App UI");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velop() {
        Log.i(TAG,"团队共同开发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lease() {
        Log.i(TAG,"发布App到各大市场");
    }
}

实现的部分仅仅是举例, 基本流程相同,具体的过程却不尽相同;子类只能改变其中某一个步骤的具体实现,确保了流程的稳定性。

优点

缺点

PS:其实在android中有很多使用到此模式的代码,例如:AsyncTaskActivity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AsyncTask的代码。

「推荐」设计模式系列

设计模式(零)- 面向对象的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一)- 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二)- Builder模式
设计模式(三)- 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四)- 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五)- 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六)- 状态模式
设计模式(七)- 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八)- 解释器模式
设计模式(九)- 命令模式
设计模式(十)- 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十一)- 备忘录模式
设计模式(十二)- 迭代器模式
设计模式(十三)- 模板方法模式
设计模式(十四)- 访问者模式
设计模式(十五)- 中介者模式
设计模式(十六)- 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十七)- 组合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十八)- 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笔记】(十九)- 装饰者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