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6月22日推文《乡土中国》等

2024-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网上有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学习社会学,一定绕不开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你很难找到一本能将中国社会学讲的那么好的书,这里的“好”,不光指语言文字的通俗易懂,还包括它能揭示真正的内在问题。

全书十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相当于一篇小论文:分别从乡土的本色、文化的传承、家族制度以及社会的变迁等多种角度分析中国乡土社会。深入去回答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本篇有理有据,结构完整,分别从乡土性从何而来;“愚”的社会;“私”的社会;礼治社会;权力结构这五个副标去衍生构建中国社会的总体状况。

叙述中夹有实情举例。让读者可以很快了解全书的风貌。通过读本书,更加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社会底层结构,了解我们的国家,用更清晰的视角看待我们脚下的土地。推荐。


《接纳力》:唯有父母持续扩大自己心量,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幸福

这本家庭教育图书《接纳力》,“我”认为国内最好的家庭教育书籍。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市面上,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很少,不同于这本《接纳力》。本书是以东方的佛法为核心。比较适合中国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首先是要教育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的方法,但有时就是做不到对孩子不发脾气、不带情绪地去交流。

成年人需要通过拂尘拆台来清理自己的情绪。只有清理好我们自己的情绪,活出清亮的自己,作为家长自己状态好,给孩子让渡出他的空间,才能够让孩子活出他自己。

要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长,需要修炼接纳力的十二个主题,在生活中实修。

每个生命都需要活出自由意志,都需要活出自己想要活的那种人生,都需要自己真正去体验那个过程。

本篇叙述流畅,有条有理,例举有自己的亲身实践及周围他人的具体现象。具有说服和可读性。对全书窥一斑而见全貌,产生阅读心理。 推荐。


荒诞的故事,残酷的现实——读《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诺奖获得者莫言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地主西门闹在被冤枪杀后先后转世成为毛驴、牛、猪、狗、猴,最后转世成为世纪婴儿的故事,小说从动物视角观察人类,描写了人性的复杂,揭露了生活的黑暗面。

本文以灵活的触笔,生动地表达阅后的感点,比如小说的故事人物脉络、具体的文字段落分析,将作者莫言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解析透彻。

同时最重要的,在文中表达自己的感悟心得,经典的作品不代表完美,亦有瑕疵。比如:写到了“我”读这本小说至少有三个疑惑。 “我”对作家们莫言在内的揭露社会不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小人物命运的关切等等的欣赏。

一部经典小说的书名绝非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蕴含作者创作的理念和深度思考。

《生死疲劳》的书名有两个意思:生疲劳,死疲劳。不管是西门闹在世间做人还是转世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都不容易,这是生的疲劳;死后更不容易,在阎罗殿里走一遭,要饱受各种酷刑的折磨。推荐品读。


《高情商聊天术》:做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