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一认同感受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茉莉杜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而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因素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基石,而要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我想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重中之重,而想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沟通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我个人体会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是前提。

        “别踩水坑,你会摔倒的”“不,我就踩”“多吃青菜,这样对身体好”我不吃”“你应该吃,医生也说了,你的视力要想恢复,你必须多吃青菜”“可是我不想吃”“很好吃的,吃吧”生活中几乎每个家庭曾上演过类似的情景,温和的对话最终演变成争吵。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依据自己的判断,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而是一味的否定了他们的感受,从而导致这种糟糕情况的发生,我自己也有亲身体会,去年冬天孩子生病需要抽血化验,孩子在护士要扎针时开始使劲地缩她的胳膊,并开始哭泣。我安慰到“不疼,不疼,马上就好”孩子愤怒地瞪着我说:“不疼,你扎一针试试”我尴尬地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比你小,人家都没哭”孩子一听更生气了,说:“人家坚强,让人家当你的孩子吧”然后坐在一边抹眼泪,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否定孩子的感受,我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肯定疼,妈妈也心疼你,可咱生病了,也没办法”孩子默默地把头靠在我怀里说:“其实疼一下就结束了,我只是有点害怕。”

        从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是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在随后的日子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烈日炎炎,孩子回到家站在空调的出风口处,我改变以往的命令和大声呵斥,温和地说:“刚从外面回来,真是热,我也想站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因为站在这里确实很爽,但是却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当孩子告诉我在外面与小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事。我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他该如何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只是专注的倾听并回应他的感受,下午他们依然一起愉快的一起玩耍。

        其实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容易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除了以关心的态度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之外,说出孩子的感受也很重要,还记得我让孩子把活面的羽绒服内胆装在衣服里,由于是第1次,并且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费了很大劲儿,仍然没有成功,然后她拿起羽绒服使劲在沙发上摔边摔边说:“我再也不要穿这件破羽绒服了”看着愤怒的孩子,我说:“你让我想起了,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外婆让我解一个线疙瘩,我开始很有信心,在尝试了多次后,我终于忍不住生气地用剪刀把线团剪断了。”

      孩子听完笑了,也平静地说:“妈妈,刚才我就想拿把剪刀把外面这层剪开,把内胆放进去”我笑着说:“我理解。”

        孩子再次拿起衣服说:“咱俩一块装吧”于是我们一起把羽绒服装好,孩子很开心,并亲自把衣服挂在柜子里。

      其实仔细想想,别说是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们的感觉更差。过分的同情,让我们觉得太可怜,提问会让人产生防范心理,最令人愤怒的是否定自己的感受,如果这时候有人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们的内心的伤痛,给我们机会,多说说自己的困扰,我们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他也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那就且行且努力吧!

          写于2013年12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