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7)人是社会性动物

2019-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vcy桑

前言

以下是第七章的小贴士合集。

“强关系圈”的人数上限是150人

1.强关系圈中的人数上限约是150人。如果你感觉自己并未身处此种圈子当中。你可能会觉得被人疏远、孤立、感到紧张。

2.在社交网络中很多关系都是弱关系。

3.在设计一个注重社区关系的产品时,请考虑其中的交互式为强关系设计还是弱关系设计。

4.如果是为强关系设计,你需要设计一些能让用户近距离接触的功能,让他们可以在圈子中联系和相互了解。

5.如果是为弱关系做设计,就别以让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直接联系或近距离接触为主要目的。

人天生会模仿和同情

1.别低估人们的模仿能力。如果你想影响用户的行为,直接给一个示例也不错。

2.研究表明,故事情节在大脑中产生的图像也能触发镜像神经元活动。想让用户做某些事的话,就给一些故事情节吧。

3.网站里的视频会非常引人注目。想让用户来医院打流感疫苗吗?那就给他们看众人在诊所排队打流感疫苗的视频。先让小孩吃蔬菜吗?那就给他们看其他小朋友吃蔬菜的视屏。镜像神经元会发挥作用。

共同做一件事情会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1.线上的交互行为很多都是异步的,包括大多数社交媒体。虽然异步的社交活动满足了其他的社交需求,却无法满足我们的欲望。无法替代同步活动带来的快乐。

2.线上交互大多不需要跟他人近距离接触,这个设计师设计同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3.在产品设计中寻找制造同步活动的机会吧,可以用流媒体视屏直播或实时视屏音频来连接这样的方式。

人们认为线上交往也应遵循线下交互规则

1.在设计产品时,多考虑用户会如何与它互动。产品的交互是否符合人际交往规则。

2.很多产品的可用性设计规范其实都和对社交行为的预期有关。遵循基础的可用性规范,就能迎合人们对交互的预期。

说谎程度因媒介不同而不同

1.人们在打电话时说谎最多,用纸笔时说谎最少。

2.人们使用电子邮件时比使用纸笔时态度更消极。

3.如果你正在设计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调研,要明白人们用电子邮件时比用纸笔时态度更消极。

4.如果你在做调研或者收集用户反馈,要注意电话调研的反馈不如邮件或纸笔反馈来得准确可信。

5.面对面,一对一地收集客户或用户反馈才是最准确的。

沟通时说话者与倾听者的大脑同步

1.倾听会使大脑产生同步,这有助于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

2.通过音频或视频传达信息,让人们能听到说话者的声音,是帮助用户理解信息的绝佳方式。

3.如果想让用户清晰地理解信息,就不要单纯依赖阅读这一种方式。

大脑对熟人反应独特

1.所有的社交媒体都不同。辨别哪些是用来联系亲朋好友的,哪些是用来联系陌生人的,这一点很重要。

2.人们像“被编了程序”一样会特别关注亲朋好友。适用于联系亲朋好友的社交媒体更加激励用户,也会获得更多忠诚用户。你更有可能每天看5次Facebook而不是LinkenIn,因为Facebook都是你的亲朋好友。

笑把人们连结在一起

1.线上交互大多是异步的,因此不支持通过笑声来绑定社会关系。

2.如果线上同步沟通可以使用笑声的话,会使社会关系凝聚得更好。

3.想让别人笑,未必需要使用幽默或笑话。普通的聊天和互动比可以的幽默或笑话能带来更多笑声。

4.如果想让别人笑起来,可以自己先笑。笑是会传染的。

人们更容易从视屏中分辨出假笑

1.注意视屏里的笑。比起照片,人们更容易从视屏里分辨出假笑。如果他们觉得笑容不真诚,就不大会相信你。

2.虽说假笑和假装弯起眼笑是可能出现的,不过照片比视屏里更不容易被发现。

3.人们能够通过观察矛盾的情感来分辨出假笑。他们不仅仅观察眼睛,也看脸部其他地方。

4.真诚的笑容能够激励用户并建立信任。

参考资料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