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想法心理

【水沐千字文023】关于『我』和『我们』

2023-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沐由之

当形容一个人强大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他/她『把一个人,活出了一支军队的力量』

于此之上,我还想说: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还需要活出整个军团 、『我们』的力量。

『我们』,是一种『开放』,更是一种『连结』。

就此忆起最近的舞动导师班面试,线上同传现场,结束前最后一波Q&A,之前是自我介绍、问答环节和舞动展示。

“你觉得自己刚刚的舞动怎么样?”展示结束后,维德老师朗声问到。

“还行。如果打分,我给自己打70分。”同样,朗声且诚恳地回复。

“所以,那30分要提升的,你觉得是什么?”追问。

“我猜,是更稳定的状态,以及更好地「连结」能力。”不加思索的我,几乎是在用最直接的反应作答。

画面随后在维德和亿里老师一边点头、一边记下什么后的彼此道别声中结束。

于此,我大概率觉得自己是『O了』。当然,第二周的录取入群,也顺利验证了这一点。

上述过程中的自我反应模式,激起本沐的好奇与探究之心,原来自己是如此渴望更深入的「连结」,以及「连结」的下一步去向,又是哪里呢?

非常喜欢的、鲁米的一首诗,一方面描述了关于“我与你”相遇的期待,另一方面,呈现了关于「连结」的礼物

有一片田野,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向,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是的,我是一切的源头。我是这世界,在”我与它“的功利与目的性的存在之外的一份真实「相遇」,即因为那份看见,「我与你」真实相遇。

从母婴依恋的角度来看,我与你,「你」是承载我的最初客体。随后,在养育的过程中,孩子因为其成长经历里重要他人的镜映而形成自我,感受到被爱、被支持的孩子,内在精神世界已内化出的一个好客体,内心安稳富足,年及岁长,渐渐长大,亲子关系自然地走向健康分离,就此标志「我」的长大。

在这种「我与你」的相遇中,爱是一份照见,同时,爱也是流动的。因为在我眼中,“你永远是最宝贵的”。

由此,常常会提起康德的那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里的目的就是「我与你」真实的相遇与珍惜,1v1,面对面,如同某个平行时空的镜映分身,那份爱,无别。

相比于“目的”而说到的“手段 ”,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通过「你」达到我自己想要的目标和目的,而非兼顾你的感受与需求,去向共赢。

一旦我们心中不仅只有「我与你」,更有了一个「我们」,这就是团体的力量,整合了「我与你」不同资源后的力量,让意义最大化的过程,让爱流动,所向披靡。

我是水沐,马丁·布伯说,“我与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经验世界,“我与你”却塑造了一个关系世界。而于此之上,再进一层的真相是:“我与我们”,成就了一个未来世界。

当『我』的外延,可与世界相连,外扩出一个成为更大的『我们』,那么,以教练的视角来看,我们便拥有了更大的,甚至整个世界的『资源』。

区别只是,我们打算用这整个世界的资源,只去服务一个『我』自己,还是去服务更多的『我们』,去反哺、去幸福这个给予我们爱与温暖的世界,让爱如水般流动,上善若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