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四)
文『念初雨』

太阳热辣的炙烤着大地 ,早晨从家出门,如今已是正午时分,还没休息过,没喝过一口水,这让啊宽感到眩晕。于是停下,稍做休息,从行囊中拿出小燕给自己准备的凉开水。啊宽喝着,心里甜丝丝的,一想到小燕,就有说不尽的欢喜。
以至于看那山,看那水,甚至是那杂草之下堆叠的乱石,都觉得可爱了几分。
从行囊中拿出了一个昨晚炸好的油饼,此刻吃起来也是格外的香甜,似乎这油饼的丝丝缕缕都充满了小燕的味道。
如今才走了不过四分之一的路程,下一站,到了清凉村也许能遇上到县上送货的牛车,说不定还可以搭上一程。啊宽想着,于是几口吃完了手里的油饼,在咕噜咕噜的往嘴里到了些凉开水,便又匆匆开始赶路了。
这一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一边还思索着。不知觉间也就到了清凉村,红霞已如约而至,清风亦闻讯赶来,还有清可见底的潺潺流水,这傍晚时候的清凉村,真是美的迷醉人心。
恰巧那村口等着收货的牛车还未离开,啊宽上前朝着那花白胡子的老伯说明了来意,老伯笑着,“真是赶巧,我老头子今夜可热闹了。你且先上来,再等等老王的儿子,他也要搭我这老牛拉的破车,说是要到县里报名参军,小伙子可也是去报名的?”
“是的,老伯。”啊宽恭敬的回答。“那倒也正好,你和小王还可以做个伴……”正说着呢,小王不知何时出来的,现在已经麻利的跳上车了。
“张大爷,可以走了。”小王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爱与人说笑。“你这小崽子,见人怎就不会打个招呼。”张大爷是看着小王长大的,自己又是老光棍一个,无儿无女,也就将小王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平日里能帮上他们家的,都会尽全力去帮衬。小王也对他不生分,早已将他当做父亲一般。
“我早看到这大哥了,想来也与我差不了几岁,此番到县里是否也要报名参军?”小王笑呵呵的看着啊宽。“是啊,小王兄弟也是吧。”
此时牛车已经开始吱呀吱呀的行进了,渐渐的驶入了黑暗中。“说不准我两以后还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呢。”还不等啊宽回答呢,小王便叫着张大爷做见证“张大爷,你今日……”小王抬头看了看挂在天边的那一轮圆月,“张大爷,您今夜就为我和这位兄弟做个见证,若是被分配到同一处地方,那我们就结为兄弟,自第一眼看到这兄弟,便觉十分投缘……”
“你可得了吧,少这么肉麻了,小兄弟,你可别理他,他就这样。”张大爷半转过身,对后面的啊宽说着。
“倒也无事,我也觉得与小王兄弟挺投的。”
“看到没,张大爷。”小王得意的向张大爷做了个鬼脸。
啊宽和张大爷都被逗笑了。
牛车继续吱呀吱呀的行进着,小王渐渐没了声,张大爷也不再说话了,只一心赶着面前的那头健硕的公牛。啊宽看着一直跟随着他们的那一轮明月,低下头,沉沉的睡着了。
“小兄弟,小兄弟……”啊宽被张大爷从梦乡中叫醒。只见县城已经近在眼前了,牛车却没有再继续向前,而是停在了路边的一处空旷地带。
“小兄弟,大爷得去县南边送货,而你们要去县中心,得分道扬镳了。”
啊宽从行囊中翻了一会,从小包里拿出些零钱来就给张大爷递过去。
“小兄弟,你这样,大爷可要生气了啊,快些收起来”张大爷故作生气的样子。“可是若没有您的牛车,我都不知何时才能走完这一段路呢。”啊宽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把那钱往张大爷手里塞。此时小王听到动静也茫然睁开了眼。
“兄弟,可别跟张大爷客气,本就是一路的人,张大爷怎会收了你的钱。”小王此时倒正经了起来。“听小王的,没错,把这钱啊买瓶醋,只怕你们体检的时候太紧张了,导致血压升高,那可就报不上名了。”
啊宽这才把钱给收起来。告别了张大爷,啊宽和小王背起行囊,一步步朝着那个看起来富庶而陌生的的县城走去。啊宽有些紧张,但还不至于到了喝醋的地步,毕竟陌生的地方,更容易让人感到焦虑。
他们按着流程,先去体检,等拿到体检报告之后又去了报名处,参加了简单的面试,录用结果要第二天早上才会出来。啊宽和小王找了个简单的住所。开始了紧张的等待。
庆幸的是他们通过了,被录用了,只是要到遥远的新疆去。他们都有着如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识得几个字,自然是会被征用的。
索性两人都是去新疆,到了那边之后还互相有个照应。
好不容易到这县城里一趟,啊宽和小王显得有些激动,如今又都被录用了,更是放下了心头的重担,打算在这县城里瞧上一瞧。啊宽想着小燕和父母,小王想着张大爷还有独自在家的母亲。他们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欢悦的走在县城的街头。
他们的衣着与这县城格格不入,但是啊宽知道,在这个巨大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衣着而嘲笑你,只要你不是衣不蔽体,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若有,也只不过是匆匆一瞥,而后又继续涌入生活的巨浪中去。有人被吞没,也有人焕发光彩。
转眼又是夕阳西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