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DP的3种计算方法
--写给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小伙伴
2022年5月29日 周日 深圳 晴964/1000
【主题】经济学小常识
【字数】1278
昨天的简文分享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GDP和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有三种形态,分别为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昨天的简文已经进行了分享。GDP按照属地的原则,即在哪个地方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计入在所属地的那个地方。
GNP,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GNP按照属人的原则,即这个人属于哪个地区的人,他所创造的国民总收入计入他所在的地区。昨天的简文以我国居民张三在国外开中餐馆为例作了简要说明。
有关GDP和GNP,考试时要注意避免踩坑的地方有2处:
其一,国民总收入,过去常常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如果考试时题目里又出现了国民生产总值,脑袋里需要快速反应实际就是考查的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另外与国内生产总值仅一字之差,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
其二,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一定要注意区分。
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式,分别为:收入法、生产法、支出法。与昨天的三种形态可以结合起来记忆,也能更促进各位小伙伴对三种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材上对生产法仅仅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解释,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也不会对这一概念进行更多的考核,所以不必焦虑为什么生产法没有进行细致的说明,万一考到了怎么办。
教材上对收入法和支出法作了比较大篇幅的介绍,现在帮助大家进行简要的梳理。
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计算某一时期整个社会所获得的收入总和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从支出的角度出发,计算某一时期整个社会所购买的最终产品所支付的总和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收入总和的构成,主要有3项:
劳动者报酬,从事劳动所得到的报酬,含工资总额、福利及实物等。包含,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收入。这是站在居民的角度来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用例子更方便理解,假如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这台设备是10万块购入,预估10年后就报废了,摊分折旧费在每年就是1万块。所以固定资产折旧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其损耗价值,计入生产成本中,以便10年后买新设备时,这笔钱已经扣除出来了。
营业盈余,还是举一个例子,前面所说的面包店,投入了生产要素(人工、店铺、管理者等)、原材料、税之后每月盘点还有剩余,这就是营业盈余。
很显然,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
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缴纳的生产税费用再减去所得到的生产补贴费用后的差额。很显然,这是站在Z的角度来分析的。
综上,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其次,再看看支出法的构成。
支出法的构成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消费,包含个人消费、Z消费。
投资,企业家所投资的固定资本(如建造、购置等)和存货变动(如生产原材料等期末和期初的差额)。
出口,这里是指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
综上,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以上,就是关于GDP的三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