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图书馆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勇敢的心>爱情的悲曲,英雄的哀歌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23人  5eaddd2d1172

1995年上映的由梅尔·吉普森(Mel Gibson)导演兼主演的美国电影《勇敢的心》成为该年度的最大赢家,一举获得第6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音效等五项大奖。整部影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感受到了威廉·华莱士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苏格兰人民英勇抗争的震撼场面。其中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的配乐为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明确都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是在这部关于苏格兰的影片中,他使用了风笛,与影片的背景和内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Main Title

在影片的一开场,风笛声就缓缓涌入观众们的耳朵,眼前的画面是蓝天白云,覆盖着皑皑的白雪的远山,矗立在天空之下。近处是潺潺的流水与深绿色的草原,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我们沉浸于这一片美好景色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了一段忧郁的小提琴声,有一种委屈和压抑的情绪孕育其中,暗示了苏格兰人民在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四只圆号不和谐的和声,显示出统治力量的强大,但是在随后的圆号独奏中,其情感色彩有了明显的升腾和高扬,暗示着时代和人民对于英雄的呼唤,也预示着我们的英雄就要出场。但是英雄所要面对的苦难也予以冷冷的回应,大提琴发出了冷冷的音色,表明英雄之路并不平坦,就这样,我们的英雄华莱士开始了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开始了苏格兰民族史中最伟大的一段历程。纵观整部电影,可将它分为两个主题:一为悲剧的伟大爱情主题;二为悲剧的伟大英雄主题。

A Gift of a Thistle

父亲葬礼结束时,参加葬礼的小女孩梅伦,送给威廉一把紫色的蓟花。正在啜泣的小威廉看着小女孩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风笛在此响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优美而又富有哀怨。这种失去父亲后的忧伤和两小无猜的纯真友爱在风笛声中蔓延,爱情主题的首次出现,就用唯美的旋律线和空灵的音色引起了我们对这对情侣的极大的关注和同情。

事隔多年,他们又一次相逢,并很快熟识。在欢快、愉悦的《Wallace Courts Murron》音乐中,玛伦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跳上了华莱士的马,和他一同奔向美丽、一望无际的绿意葱葱的大草原。美轮美奂的苏格兰高地美景,在他们身边,也在我们眼前一一掠过。此时,欢畅、轻盈的风笛音再一次响起,把这对重逢男女激动、快乐的心情衬托的淋漓尽致。当华莱士把玛伦送回家门口,送给她一块手帕,她发现手帕里竟然是儿时她送给华莱士的那朵紫色小花时,爱情的风笛又一次响起,玛伦看着虽然干瘪但是依然艳丽的花朵,望着华莱士远去的背影,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也和影片开始时送花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呼应。

The Secret Wedding

由于英格兰贵族的无耻规定。使得华莱士和玛伦不得不将婚礼在树林中秘密进行,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没有大张旗鼓的庆祝,只有两个彼此深爱的男女与见证这一切的神父。此时的配乐《The Secret Wedding》在空灵的竖琴背景下显得有一些单薄,寂寥。但是提琴声与长笛相互辉映又显得那么坚定,赞颂着这纯洁的爱情,也象征着二人融合的心灵。

Revenge

华莱士本当只想与玛伦安静的过着平淡的日子,然而事与愿违,残暴的英格兰军队侮辱并杀害了他的妻子。《Revenge》打开了华莱士复仇的序幕,定音鼓晃动的声音充满了悬念、紧张和不确定性,给人一种前程未卜的感觉。当华莱士与敌人搏斗的时刻,音乐节奏突然加快,风笛则俨然已经成为带领苏格兰人民同英国统治者进行英勇战斗的号角。弦乐队则代表了英国统治者的军队。一支单薄的风笛与听似凶猛的弦乐队顽强抗争,展现了主人公旺盛的生命力。节奏也随着战争场面的发展不断地加快,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了一次几百年前的盛大战争场面。随着定音鼓有节奏的、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乐曲的渲染下,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The Battle of Stirling》出现在影片中描写的真实历史战役——斯特林桥战役。乐曲的开头定音鼓与整齐的管弦乐象征着英格兰训练有素的军队,而风笛声自然象征着华莱士率领的起义军。中间时不时插入的提琴声也揭示着气氛的紧张。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加快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画面正是英格兰方重骑兵从远处快速的奔来,最后一锤定音鼓落下,英格兰重骑兵撞上起义军锋利的矛头上。接下来的音乐自然表达了华莱士起义军胜利的喜悦。斯特林桥之战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奇迹:一支装备极差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民军打垮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

《Falkirk》出现在华莱士打算一举进攻英格兰国土的福尔柯克战役。这首曲子开头的一段提琴下行不和谐音意在表达绝望和被背叛的不可置信的情绪。影片中渲染那种惨败的场面时,风笛又再次响起。蓝色忧郁的暮色之下,静静地横七竖八地躺着死去的战士,有哀号的亲人和悲痛的战士在死尸中找寻自己的亲人。这时的风笛幽怨、低沉、悲痛,完完全全地将这样一个悲惨的战败场面烘托了出来,使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悲痛。曲子后半部分依然是定音鼓与整齐的管弦乐,大概因为是“长腿爱德华”亲征率领的缘故,这次的音乐多了暴戾与萧杀的气氛。渐快的节奏后跟着的定音鼓落下后便是一片寂静。华莱士在苏格兰贵族们的背叛下尝到了败仗的滋味。

《Freedom/The Execution/Bannockburn》这首歌曲配合电影的两个情节,也点中电影的两大主题:一为华莱士最后设计被抓上行刑台大喊:“Freedom!!!”,他的忠实追随者闭上了眼睛,伊莎贝拉闭上了眼睛,而华莱士的眼中却出现了玛伦的影子,这是爱情的风笛最后一次响起,华莱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了自己刻骨铭心的恋人和妻子,在湛蓝的天空下,玛伦微笑着向华莱士走来,而华莱士那只紧握绣着紫花的手帕的拳头,也慢慢地松开了,缓缓地落在了地上。音乐也开始了变奏,没有了忧郁,也没有了甜美,而是一段歌唱般的咏叹,给我们以悲壮震撼之感的同时,也是对高贵、纯美爱情的赞颂。

二为华莱士死后,苏格兰又再一次回到了英王的统治之下。苏格兰人民不得不再一次和英国谈判,祈求和平。苏格兰起义军垂头丧气,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看不到国家的出路。罗伯对华莱士的死非常悲痛和悔恨,觉得是自己的出卖了华莱士,所以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王位,而带领苏格兰人民开始了为自由而战的序幕。当华莱士的佩剑划过天空,那悠长、高昂的风笛声再次响起,苏格兰人民激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英雄豪情和悲痛的感觉从每个人的心中散发出来,激励着他们每个人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苏格兰的自由而去斗争,去献出自己的生命。影片到此把华莱士的悲剧英雄的死渲染到了极致,成了一种纯粹的英雄精神。

如果说《勇敢的心》以其恢弘的气势、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真挚的情感,摘得了史诗般巨著的桂冠,那么詹姆斯·霍纳的电影配乐则是这颗桂冠上的宝石,他用风笛和交响乐,创造性地为影片营造出两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让我们领略到了苏格兰人民的勇敢和风情。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