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世界万象

走“ Z”路,至金矿(续一)

2025-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满是栾树

而这第一锄,当落向那位由人成仙的黄初平。都说他是"黄大仙",受四方香火供奉,却少有人细想,这场信仰的南进何其漫长。他本是东晋年间金华山下牧羊的赤松子,采药炼丹,得道成仙,脚步大抵未出婺州。动弹的不是他的肉身,是他的名号,是他的神通。他的"南进",是一场跨越千年的信仰迁徙。如蒲公英撒籽,随风飘散。先是金华一带立祠,继而浙商粤贾,顺着水道、海路,将这一缕故乡的烟霞气,带到了岭南的潮湿空气里。他的"Z"字路,走得无声无息,却盘根错节——非是地理的折转,而是在人心的版图上,硬生生垦出一片"金华"飞地。

香港那香烟鼎盛的啬色园,便是这"南进"的终点站,亦是最高峰。无人追问为何一座赤松仙馆能镇住南方的煞气,大家只知"有求必应"。这信仰的矿脉,品相极高,无需提炼,世人自发前来叩掘,香火便是最直接的淘金术。从金华到香港,他完成了一次从地方神祇到国际神明的大跳跃,这"南进",进得彻底,进得辉煌。

而下一锄,该掘那块唐末的硬岩——贯休。这位"禅月大师",画得一手"胡貌梵相"的罗汉,他那身傲骨从何而来?他走过的路,在这地图上,活脱脱一个巨大的"Z"字。起笔在江南,兰溪的一隅。本该是烟雨浸透的温吞僧侣,却偏要逆着人潮,向北,再向北,硬生生扎进洛阳与长安的喧嚷繁华里。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折,向上,向权力与文化的中心掘进。

然而黄巢的兵锋,是狠狠劈下的第二折。繁华顷刻成了火海,经典变作焦土。他从中原的幻梦里惊醒,像所有丧家之人一样,向南,拼命向南逃亡,只想逃回那个名为故乡的避难所。他从掘梦的人,变成了逃命的人。

故乡迎他的,是另一把钝镐。钱镠要他改诗,将"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实锤,凿成"四十州"的虚妄。就这一字,他竟不肯。一句"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便断了自己在故土的生路。这是第三折,他横下心,向西,向着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把自己彻底放逐。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