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剽悍江湖读书

晨读感悟:全国政协委员谈读书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282人  b7b85d14b94d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在读《教育的启示》——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长感悟,其中“谈读书”的这一部分对我的启发很大。

他们大多都出生在农村,加上身处在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家里也没有什么藏书,找到的书大部分是没有封皮,没有结尾的残缺不全的书,这反倒促使他们练就了很强的阅读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读书的渴望。

借书偷着读,边放羊边读,我们所能想到的碎片时间,他们都在阅读。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大量碎片化的各种信息漫天飞舞,无孔不入,挤占着我们有限的时间,但是他们至今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得到阅读已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食粮,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那么,同样是读书,对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哪些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呢?

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回忆起几年前的一件事。

他有一个亿万富翁的朋友,做了一枚他公司的徽章,印着樱红的A字。理由是A字是他公司名字的头一个拼音字母。二是因为A字在英文26个字母中排列第一,表示他公司样样要争第一。

然后他问这个朋友读过霍桑的《红字》吗?朋友说没有。他说在那部小说里,一个通奸的女人被世俗社会惩罚,就是让她在胸口绣上一个大大的A字……后来这个朋友就把这枚徽章取消了。

看到这个小故事,我为自己读书少知识匮乏而感到羞愧。同样一个A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面不一样,有没有读书,读多少书会影响到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第12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谈起了他的读书史。

他小时候,就与许多喜欢连环画的小伙伴不同,那时他看的书是《林海雪原》,《青春万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

进入中学后,读得最多的是文学杂志和诗歌,而且还用毛笔摘录了一本无名的长诗,用笔记本摘录了许多描写人物与风景的片段。养成了写作的习惯,还积极向报刊投稿。

从大学开始读名著,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记。从那时他意识到追逐自己的梦想,任何人都能够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我们也可以走的很远。

他考虑到自己今后要做老师,并系统地阅读了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做了许多笔记。结果学校在选择部分学生去上海师范大学进修教育学心理学的时候,这些笔记发挥了作用。系党总支书记相信他是真正的热爱教育学与心理学的。

接着燕国材教授把他带进了中国心理学历史的领域。他也更加系统地读了中国古代经典,以及中国教育史著作。

后来他离开了大学,到苏州市政府担任分管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副市长。除了订阅分管领域的主要报纸和刊物,了解这些领域的动态与情况,其次还阅读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些书籍,和城市管理的论著。后来他完成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达120余万字,并且在2015年获得了中国软科学奖。

在2002到2007之间。他读了《从优秀到卓越》之后,为新教育人写下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新教育如何从优秀到卓越》。他的阅读不仅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和新教育实验的行动也紧密关联。随后创办了教育在线网站。然后调进民进中央,担任专职副主席,又先后阅读了一大批政治理论书籍。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朱永新从小都有着阅读、做笔记、写作的习惯,其中另一位政协委员候露还提到了自己因为看的书非常多,养成了一目十行的快速度和过目不忘的好记性,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书里的内容,甚至编排成节目让同学们演……

郁钧剑也谈到,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求他记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以及,父母对他读书的教诲,是要“学以致用”

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而他们做到了: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奋斗,有个良好的心态,明得失,知进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学业及工作上,便会有所成就。

正如朱永新在书中所说,读什么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兴趣,选择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书籍,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努力学会做的事情。

而处在知识焦虑时代的我们,面对各种课程,还有要学习的技能,我们总是很被动,不知道如何选择。好比还有一大堆没读的书,我们看着就心累。这个时候不妨想想你目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此刻,我想起俞敏洪说的一段话,非常喜欢: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实,就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从命运。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应急反应,都是基于过去养成的习惯。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握住有限的生命,我们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