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诗人光阴的故事过期废柴·美文集

古韵悠悠岁月长(下)精湛的手艺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17人  秋风宜人

古老的手艺人,在过去是安身立命的手段,靠着那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随着岁月的更迭,这些手艺人淡出了历史,但回忆过往,就是为了好好珍惜现在,那就且行且珍吧!

01剃头匠

俗话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剃头匠挑的挑子,前头挑的是一个炭火炉子和盆架,外观是个红漆圆笼,圆笼里置一只小炭炉,有的烧木炭,有的烧锯末,上坐一个铜盆,热水专为洗头或烫毛巾焖胡子用。那时候没有推子,都用剃头刀,头发不湿透了没法剃。

前头烧水的炉子上有一个搭凉手巾的架子,上挂一条“荡布”,这是剃头刮脸刀的磨具。荡布条形,分为两层,上层为帆布,低层为牛皮,上端平,下端把型,剃头匠一手拽着下端,一手拿剃刀在上面上下翻动荡来荡去,让剃刀锋利。

那时候没有推子,只能靠这剃刀,把头发胡子拾掇干净。现如今,剃头匠还有。我曾在一个集市上,惊奇的发现了一个剃头师傅,好奇地看了一会儿。那师傅是祖传的,刀法娴熟,很有耐心,为人也和气。旁边竟然围了很多来剃头的老年人。

他们吸着烟,聊着家常,很是恬淡悠然。所以这里,也可以算是新闻发布中心。但是年轻人,是绝对不会来的。

02补锅小炉匠

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小炉匠就是干这个的。补锅的一般用口吆喝,有的敲小锣。补锅的办法一是锔,二是补。锔,就是用铁锔钩把裂缝的地方把住。补,就是堵住漏洞。

匠人拉着风箱,生着小炉子,拿一个陶瓷器具,里面放些铁锡粉原料,盖上盖子,放进炭火中烧。等里面的铁粉溶化成铁水,便用钳子夹着将铁水倒入一个凹型的模子里,有时用鞋底,趁着高温猛地一下扣过去,一点不漏地堵在锅的漏孔处,摁住片刻,铁水凝结,堵住了窟窿,再擦些油腻子,锅就不漏了。这也叫“锢漏”。

炉匠一般短打扮,因常日的烟熏火燎,双手在锅底上蹭来蹭去,弄得手脸乌黑,只有说笑时才露出一口白牙,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像下面这口锅,就没法补啦。

03吹糖人儿

吹糖人,是坊间最常见的手工工艺者,也是挑一头热的桃子,吆喝时敲小锣。

吹糖人的小炉子点锯末或木炭,温度不高,只是用铜锅把事先熬好的糖泥料化软,然后团成空心的糖泥团,揪出一个吹口向里面吹气。

糖人艺人边吹气边造型,能随心所欲地把粘糖捏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造型,如狐狸偷葡萄,黄鼠狼叼鸡,威武的大公鸡,小耗子,小花鹿等等,高手还能吹出龙凤等有更复杂的造型。有的也吹些诸如宝葫芦、瓜疏只类的植物。

最后沾点糖稀粘在一根小木棍上。糖皮冷却变硬,造型就可以长时间保存。

还有一种用糖汁洒出平面造型的“糖人”,形如皮影,也是一门高超的民间绝活。

吹糖人的敲小锣,孩子们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飞快地围拢过来,那是吹糖人的最惬意的时候。围观的人越多,吹糖人的兴致越高。“糖人”因为是吹起来的,所以个个形态饱满,劲力伸张,栩栩如生,唯妙唯俏。

04泥人儿

卖泥人的也是挑着担子,但与吹糖人和捏面人不同,不是现场操作,主要是卖泥塑成品。

泥塑的造型主要有胖娃娃和小老虎、大公鸡、小猪娃、小猴子、小棉羊等可爱抽象的小动物。这些“泥人”都被画上了水性五彩颜色,色彩斑斓。有的泥人底部按有一个芦笛,吹能发声。

卖泥人的商贩还卖各种简单的陶制泥人“模具”,这是稍大一点孩子们的最爱。买回去后,把泥巴塞进模具,压实,然后脱坯晾晒,很类似今天的橡皮泥玩具。说不定很多后来的艺术家,就是从拓泥人模子开始,开启了艺术的灵感。

小时候经常用模具刻东西,然后嘴里喊着:“拾柴柴禾,换模子,拾不了来,换不了去!”一些小孩子,就赶紧去拾柴禾,来换取心仪的泥模子,不一会儿,柴禾就聚集一大堆。这也叫物物交换吧!

05拉大洋片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也叫“西洋景”、“拉大画”或“拉大片”。

表演者通常为1人,长跑马褂瓜皮帽装束。使用的道具是用木架子架起来、正面安装有数个镜头的大木箱,箱子是暗箱,外面经油漆彩绘。在暗箱上面靠后半部凸出同样大小一个对着观众的玻璃画框。画框中的画片是“西洋镜”部分内容的展示,类似宣传片。

这些“洋片”都用绳子吊着,很多绳头从箱子侧面穿出,由表演人掌控。洋片柜子一侧还安装有通过手拉绳拽敲击的整套锣鼓,艺人一边敲击着锣鼓节奏,一边说唱,“往这里边瞧来,您往这里边看……”

那时候大洋片,很有诱惑力,小孩子见了,不惜和大人又哭又闹,最终过一把眼瘾。人们精神生活太贫乏了,不像现在,电脑、手机、电视,应有尽有,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古韵悠悠,时光飞逝。这些古老的玩意儿,已被岁月抛弃,浑身布满烟尘,我们这些过来人,也只能在记忆里,时不时的翻动一下,最终不再被人提起......

但是,我会把这些古老艺术,深深埋在心里,成为永恒的回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