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16开创技术与教育的亲密相遇

2016-04-12  本文已影响51人  明睿文嫱

读《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的思考

文/文嫱

我是一名创新教育的探索者。

也是一个微小型创新教育的实践者,创办“明睿书院”。

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体制教育对人的限制,都意识到了教育也需要转变,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人走在了探索的路上,也会有一些小众的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比如像华德福教育,蒙氏教育等。但这些教育理念还不能够被占据大多数的体制教育学校所借鉴和使用。

《五维突破 互联网+教育》这本书却是立足于体制学校,开拓思路,把这个时代的技术 ,设备引入到学校里。

同时,还有一些开创性的理念,如果能够被老师们接受并去实践确实也是很有价值的。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技术的发明都在为每一种差民划化价值创造更多全新的可能性。”很多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生的技术和设备都会心生恐惧。然而,任何东西,无论新旧都会有它的正面性也会有阴性。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利用新的事物帮助每一个人开拓未知的疆域,而不是屏蔽它,排斥它。

学习者在新的时代能够在这种新的协作中创造,又可以独立思考,自主的学习。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了,教育也需要从虚拟和实体融合,这也是作者探讨的第二个维度。

我们一直以为未来会很遥远,但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教育者本身要先具备这种创造未来的能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排斥新生的事物,思维就会变得固化,也会对新技术的发展心生恐惧,日久天长就会变的抱怨和固步自封——永远不要以自己的学识去限制下一代人的发展,因为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

有些人,会认为当这些新技术越来越多时,我们就会忽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其实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在想如何提升人与人的连结,更多维度的连结,技术只是载体和工具。

这本书还用了很多新技术的实例网站和应运实例来展示给教育者更多的可能性。

从谷歌眼镜到三D打印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同时又影响着教育。

从技术应运方面,对我还是有一些启发的。

至少不会再去恐惧学生们使用手机和电脑。反而是会想如何去让他们更好的利用这些工具帮助他们建立具备自学能力,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和应付!

�����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