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日记:总还有什么是没看到的
家访日记:总还有什么是没看到的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晴
总还有什么是没看到的
起心动念到陈梦一班的一个娃娃家家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年级主任曹主任第一次谈到这个孩子,一群人便起了相应的念想。
好几天过去了,学校心理健康邓老师的主动介入,孩子爸爸到校陪孩子一起听课,年级主任曹主任时不时在梦一班教室外驻足观察,频繁的家校沟通,一系列“努力”之后,孩子动不动就靠拳头交往,隔三差五就会伤及其他小朋友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驾车前往孩子家的路上,班主任陈老师说:“每天要走这么远的上学路,孩子真不容易,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导航把我们领到一条断头路上,这时候坐在车上一直不肯说话的娃娃忽然开了口:“我记得,爷爷每天送我时,走的那条路在前面。”孩子这么机灵,对上学路这么熟悉,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因为成功指路的缘由,孩子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头抬起来了,胸挺起来了,脸上也泛出了羞涩的笑意。这也是在学校时,我们所看不到的。
孩子的家住在21楼,我问:“你知道这栋楼一共有多少层吗?”孩子稍加思索说:“这栋楼一共有28层。”这样的娃娃,或者说娃娃的这种自信,是我们先前不曾看到的。
到家门口,孩子敲门,孩子的爸爸、妈妈居然都在家。这是孩子没有想到的,也是我们所不曾想到的。毕竟,孩子前两天才被家人胖揍过一顿,家长对老师的家访多少还有抗拒。
这个家庭只有娃娃一个孩子,孩子那顿胖揍是妈妈的“功劳”,当我问及孩子有没有兄弟姐妹时,一下子碰触到了妈妈的泪点,瞬间孩子的妈妈泪崩了。说话时,不停的抽泣,孩子适时递上纸巾。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爱恨交加,是我们所不曾看到,也是不曾想到的。
自始至终,孩子的爸爸低着头,脸上淌着汗,几乎是一言不发。除了那句“孩子不是我打的”之外,全程除了频频点头,没有说一句话,这一点,也是我们所不曾想到的。
孩子的妈妈是会计,在月底最忙的时候,接到午托部老师打来的孩子打人的电话。感觉到分身乏术,又感觉到无可奈何,如此才有了那次“胖揍”。这份无奈,虽然不是学校老师引发的,却也是我们所不曾想到、看到的。
孩子的妈妈讲起孩子三岁时的故事,讲起孩子在幼儿园时,和那个整天互相脸上抓得稀巴烂的孩子成了“铁哥们”,讲起自己工作的不容易,这些都是我们不曾看到的。
起身准备离开时,孩子腻歪在妈妈怀里,希望妈妈送自己去午托,毕竟,平常总是爷爷送他上学。今天,好不容易看到妈妈在家,好不容易可以和妈妈一起去午托。这一幕,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下楼时,一家人送到电梯口,一起挥手相送。这些,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所不曾想到的。
教育,总有什么是我们所不曾看到到、不曾想到的。如果看到了,想到了,还会是那个样子吗?路上,陈老师说:“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某某”。我想,教育一定会因为这种更全面、更客观的看到而变得更加美好。
或许,这才是家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