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心理

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12年不归:父母是我们难以摆脱的命运...

2018-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晓_浮生若梦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终身难以摆脱的命运。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高考状元、北大生物系本科、美国留学高材生......任何一个光环,都足以让王猛(化名)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可以让父母骄傲的优秀孩子,却从13年前开始不再回家过年,最后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父母决裂。

近日,这名80后北大留美硕士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对自己的“控制与伤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篇万字长文中,王猛细数了父母从小对他的过度“掌控”,从平时的着装到社交圈子,他的母亲都要亲手包办。

王猛觉得他一直处于这样被过度关爱而自闭的环境中,严重影响了他的社交能力,使他变得内向、敏感、不善于社交,这一切都是父母所致。

相反,王猛的父母对于儿子的行为很不理解,认为儿子的行为“过分较真”,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

关于这一点,微博一个朋友的回复,写得特别好。

“小时候被刻下的疤,长大后才知道有多丑”...... 多少人读过之后,会内心翻涌,产生共鸣呢?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成长的关键期,如果那时期不被满足,长大就会缺少安全感;如果那时期缺失了正常该得到的关爱和理解,长大后,会穷极一生的去寻找。

可是,又有多少父母,懂得这个道理呢?


1. 中国式捆绑:以“爱”之名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王猛,就是那万千在外人甚至自己的父母看来“幸福的家庭”中的不幸。

因为,他们没有被自己的父母理解和尊重

王猛在初中时代,遭遇了同桌的霸凌,提出希望换个同桌。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侮辱——

        「同桌有什么影响?」

        「你太小了,还不会骑单车。」

        「你凭什么要求学校优待你?就凭你成绩好?」

被陌生导游开两性玩笑,父母不仅不帮助解围,在他提出抗议后,母亲歇斯底里语无伦次地大骂他一顿。

他们不知道,孩子只是自己人生的过客,而不是自己的所属品。我们没有选择孩子的权利,对于孩子,也一样,没有选择生在哪个家庭、选择什么样的父母的权利。

在中国,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

他们习惯了泼冷水,却从来不懂得鼓励;

他们说我做这一切都为你好,用“爱”的名义捆绑,没有边界感。

他们没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能够操控的似乎只有孩子,从孩子的身上和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王猛让我们看到了大多数的中国父母的样子。

在记者采访时,王猛的母亲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但也不是所有”。

其父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

「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之后毕业工作又遭遇不顺,再次出现了情绪问题。到美国学业出现困难,同时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

仔细去品味,多少会发现有些可悲:这些父母即便进行“反思”,并认真的寻找细枝末节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得出结论:

“哦,他是怎样怎样的...”,

“我们也没有包办所有...”

他们过多的关注了孩子的“问题”,却没有体会孩子的“感受”,以及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2. 要怎样理解这样的父母?

中国式的家长认为,我生了你养了你,说你两句还不行吗?

对不起,真的不行。而且越来越不行!

这些父母不知道,他们所谓的“为你好”其实已经cross the line,甚至演变成一种家庭暴力;他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实质是过度控制,已经不能够适应这个教育化程度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独立的社会。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五六十年代那一辈的父母,没有多少人接受过正式的教育,更不要说具备教育的思想。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从贫瘠的精神世界走过来的。他们的父辈们也不过是更久远的年代,在传统的贫困的生活下的历史产物。这样的两代人连基本的生活物质都不能保障,怎么去追求精神的实现呢?

他们只是验证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而已。

即便后来的更年轻一些的父母们,甚至到十几年前进入大学的这一代,即便有机会进入学校,有不少人饱读诗书,但是教育给他们的,只是学习了文化知识。

那些真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做人的道理,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关婚姻、家庭、亲密关系、情感、爱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并经过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验证,并最终得出的先进的理论指导,又在哪里呢?

你的大学有过这样的课程吗?

没有!

直到最近这十年,随着心理学的重视和兴起,尤其哈佛的“幸福公开课”和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开设以来,人们才更多的关注对于幸福、关系的探讨。

国内的少数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也才开始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课程。学校也才逐渐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健康的教育。


3. 自己才是那把打开心结的钥匙

经历一个世纪沧桑的杨绛先生说过一段经典睿智的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穷其一生,其实就是在找寻自我的过程,解答“我们是谁?去哪儿?”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的接纳自己,接受别人,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接受人生的所有缺憾。

王猛既然选择在与父母决裂这么多年后,还来发一篇万字长书,说明他的内心本质上也极度的渴望与父母的和解,只是他很清楚,这种既想靠近,又不能的矛盾与纠结。

因为在他看来,不管怎样做,自己的父母都不会理解;从他父母的角度,似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没有看到,问题是双方的,包括王猛自己也不懂得沟通。任何一方的不理解都会让问题继续存在。

可是,问题本质上又是自己的,如果不能改变自己,也只会是换个地方无限循环同样的问题和心结。毕竟让已经形成固定思维多年的父母改变很难。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需要我们具备自省的能力,不断的进行内心的修行。

不再计较得失,不再纠结过去,不再跟自己较劲;我们逐渐去理解自己的父母,我们也开始被父母理解。当你试着换一种方式与父母对话时,你会发现,他们也可以一点点的改变。

孩子不过是父母人生中的过客。父母教会了孩子,而孩子也教会了父母。

试着去和解吧,与父母,与自己。

人生会不同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