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一些致命问题分析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澹泊者的修炼笔记

不成功的文章

前段时间阅读了一些认知方法论的文章,最近结合一些看到的事情,写了一些感悟推文。

认知方法论必然谈到一些深层、本质的问题,很容易上升到哲学形式的思考。

本人一理科男,表达、写作水平有限,在哲学思维的圈子中没转出来,文章落地时没有接地气。

有战友表示看了几遍没看懂,这里表示抱歉,主要是我的写作功底不佳的问题。

我的原文链接1:眼见也不为实?原来我们一直活在梦里!

我的原文链接2:知行合一,开启高手修炼之路

后来看了班上音乐人的文章,我就觉得酣畅淋漓,深入浅出

音乐人的文章参见  不会这招,你或作品,很难常常出现在别人脑子里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下面就以那篇《眼见也不为实,原来我们一直活在梦里!》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

01 概念解释问题

文中概念和实例链接不紧凑,开始花了很多篇幅讲实例,实例讲的是格斗比赛,读者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到了文章中间才开始提概念。

用科学家对地球的认知、盗梦空间和庄周梦蝶三个例子来举例,而这三个例子到底共同点在哪?也没说清楚。

本来我说的就是我们天天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是概念解释有问题,导致起到相反的效果。

盗梦空间其实很多人没看过,还有很多人也没真正看懂。另外,庄周梦蝶,加缪的人生是荒谬的哲学故事,本来就不是所有人一看就能理解的,我在文中加入这些,以为可以辅助概念的解释,结果可能越解释越糟糕,误导了读者,搞得有读者还以为我要讲哲学,讲些没事蛋疼的事(不止一人这么说)。

音乐人的文章先摆出概念的效果,然后解释概念,用一系列容易理解的小示例,简单易懂。


02 文章结构问题

原文思路框架如下:

* 引入比喻:从 徐晓冬 VS 田野案例引入 

* 思考翻转:从案例中进行反思,得到翻转的结果,可能是观众在“做梦”

* 定义梦境:上升到一个虚拟的“梦境框架”,并给出梦境定义,说明大家都活在梦中,眼见并不为实。

* 找到梦境关键点:从梦境的特点分析中引出提升认知(智慧)的关键----不断清醒

* 应对的行动:识别造梦并投入梦中,在梦中获得清醒。

问题1:框架线路过长,前后脱节。

开始跟结论并没有呼应,读者对中心思想无从理解。

除了1-2比较自然衔接外,后面3章的关系,本意是想沿着“模型定义-->模型关键点-->基于模型的行动”三步描述,但结果并没有让读者领会出来。

音乐人的文章从问题-->启动效应概念-->高频附着物(如何获得启动效应)-->理论局限,有序层层递进。对比起来,我的文章结构就显得脱节。

问题2:标题没有呼应。

小标题与我的思路框架不对应,例如我的目的是要“找到梦境关键点”,结果标题写了“人与人的智慧到底差在哪里?”


03 沉醉自我,对读者引导不足

花了好大精力描述了一个很抽象的梦境模型。

那么可以利用这个干什么?

我想这应该才是读者关心的问题,但是文中没有合适的描述,没有举出什么好的例子。

虽然后面我有描述怎么看这个模型,但是没有对读者引导,只顾着自己抛金句去了,属于自嗨。

另外,当初构思的时候有很多琐碎思维,也有一点洞见,但是都不舍得删去,想在文中都写上去,一些不必要的描述反而让读者困惑了。

例如:讲了查理芒格,又讲了五十步笑一百步,还讲了“人生不过是笑笑别人”,单独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例子跟中心思想的关联,就非常飘忽了。特别是“人生不过是笑笑别人”,不过是当时看到有战友嘲笑队友文章而引发的思考,跟我的中心思想没太大的关联,在本文纯属多余。

音乐人的文章每个小观点都有举例说明,读者的概念关联性就清晰了,且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玄乎的东西来包装,效果更好。

04 写作表达问题

1、句子长度:

纵观音乐人的文章,一句话最长不超过15字,大部分在10字以内。而我的文章超过20字的句子比比皆是,,平均也在15字左右。

2、问题式引导:

音乐人会说:“什么是附着物? 附着物就是......”。我则说:“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梦定义为清醒以前的那个现实”,这样是不是很难提起阅读的兴趣?

3、段落长度:

音乐人的段落长度非常短,经常一句个疑问句就是一个段落,突出了疑问的思考,这对读者的引导体验非常好,值得学习。

重构这篇文章

总结:本质上,《眼见也不为实?原来我们一直活在梦中!》(包括上一篇《知行合一,开启高手修炼之路》)就是我个人输入后,自Hi输出的文章。只有自己知道是什么,没有考虑读者的思维方式,令读者难以看下去,为难了点评的战友。

今天,为了看不明白的战友,试着把这篇文章重新修改一次,看看能否改善。

修改版链接参见:眼见也不为实?原来我们一直活在梦!(修改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