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只要是宗教,便有吃人的可能

在长达五个世纪迫害、追杀女巫的历史过程中,不乏各种文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加以总结。其中,最为恶劣、影响最大的当推由天主教宗教裁判所裁判官、多明我会会士海因里希·克拉默尔博士(1430-1505,又名因斯蒂托利斯),用拉丁文所写的《女巫之锤》。
该书从1487年推出第一版,一直到18世纪,一共印行了30版,是欧洲自古腾堡推行印刷术以来,印数最多的书籍之一。
在该书出版至少200年的时间里,它竟成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欧洲迫害女巫运动发展的指导书籍。
克拉默尔这个神学博士,不仅著书立说,而且在审判异端方面,是极为严酷的裁判官。
他之所以能写成这本遗臭万年的“著作”,也得益于他的“司法实践”——在他写这本书时,他已经把48个女巫送上了火刑柱。终其一生,他一共把200个女巫送上了熊熊燃烧的火堆!为此,他感到颇为自傲。
《女巫之锤》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神学理论角度阐述开展迫害、追杀女巫的运动是有道理的、必要的。
第二部分,揭露女巫“真实面貌及罪行”:女巫为了邪恶的目的不惜与魔鬼勾结(通过与之聚会、交合),运用超自然的力量,加害一切善良的人们。
第三部分则就如何对女巫进行审讯,对审讯者应有怎样的心态,审讯应有什么具体步骤,如何逼出女巫嫌疑人的口供等问题作了指点。克拉默尔特别强调,在审讯过程中,动用刑罚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对于这上百万的“女巫”牺牲者来说,事情都以“飞来横祸”开头,以在烈火中死于非命告终!
本来还是好好的农妇村姑、城镇婆姨,突然因有人告发或受已刑拘女巫招供的牵连,祸从天降:只要有人对某女子产生了“质疑”,那么这个女子就可以被官府的法庭或教会的宗教裁判所拘捕。
她们被关在专设的地窖或塔楼里,裁判所先脱光她们的衣服和剃去头发和体毛的原因,据说是为了使她们无法施展巫术。
而她们被“验明正身”的过程,无非是看看身上带不带明显的女巫的“特征”,比如:身上有没有疤痕、胎记。如果有,就再用针刺,流血不多者就是女巫。
还有一种“水试”——把嫌疑人扔到水里,如果是漂在水上不下沉的,也被认定是女巫……
如果通过了“体检”,接着就是审问。在《女巫之锤》中,克拉默尔就精心设计了法官该提出的问题。
比如在第一个问题是“你承认不承认有女巫存在?”,但这是个逻辑陷阱:
如果回答“不承认”,就会被扣上违反教会的帽子,裁定为反教廷异端。而如果回答“承认”,则马上与其本人联系起来。
嫌疑人极少能摆脱上火刑柱的命运,因为最后还有各种刑具伺候,屈打成招、胡乱招供,于是就又会引出新的一串女巫嫌疑者。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克雷莫曾收买过一个老妇人,让她爬入一个面包师的烤炉中,然后高喊“是魔鬼把她带到那里的”,接着就不断喊出当地所谓“女巫”的名字,而克雷莫则立刻逮捕这些被叫到名字的“女巫”,然后给她们施以酷刑,直到获得满意的供词为止。
中国有句谚语叫“比窦娥还冤”,把这句话用在欧洲上百万无辜的女巫牺牲者身上完全是名实相符的。
窦娥的冤屈在于法官子虚乌有地将她与一项与她无关、然而确实存在的罪行联系起来;而欧洲上百万的女巫们不仅子虚乌有地、虚妄地被与一项罪行相联系,而且连这项罪行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克拉默尔就指责女巫制造灾难、瘟疫,使女人不能生育、以及巫术中各种诡异的性行为。但“窦娥”死后,还有关汉卿为其痛哭呐喊,即使是六月天也会下起鹅毛大雪。
但当时欧洲的许多作家对待“女巫”则是“墙倒众人推”,他们把她们作为残暴的巫婆、凶相毕露的母夜叉的创作原形,在他们的作品中继续进行诋毁、诽谤。
虽然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均会发生迫害、追杀女巫或类似的事件。然而像欧洲这样危害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性质之恶劣,则是创造了世界之最的纪录。
在欧洲,追杀女巫运动,不仅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而且延续到近代。莎士比亚、培根、笛卡儿、伽利略和开普勒仍旧生活在焚烧女巫的年代。连开普勒的母亲在德国西南部符腾堡的一个小城里也待不下去了,差一点要被当作女巫烧死!
追杀女巫运动在欧洲前前后后漫延达500年,其中,1450-1750年是它的高潮时期,而1550-1650年则是最为癫狂的时期,而这时基督教裂教运动已经开始许多年。
也就是说,“猎杀女巫”并不是发生在本已黑暗的中世纪。而是在欧洲在经过宗教改革,出现了罗马天主教、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等等所谓“新教”或“启蒙运动”之后!
这些教派为教义上的分歧,争得不亦乐乎,打得不可开交;然而,当时他们在迫害、追杀女巫这一点上,却保持惊人的一致!
因此,欧洲近代早期的猎巫运动是长久以来基督教打击巫魔传统的一次大爆发,是有理论、有意识、有步骤的社会行动,而《女巫之锤》正是这样一部集巫魔理论、防范措施和打击步骤于一体的集大成的著作。
由于《女巫之锤》这本书不但旗帜鲜明、宗旨明确,而且有具体措施,所以在对后世“猎巫行动”产生宗教影响的同时,还深刻地渗透到了科学、司法、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影响深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作者因循基督教打击巫魔的一贯传统,其引发的争议也是因为该书触及基督教的核心问题之一:相信上帝存在则必然相信有魔鬼,由于巫卖身于魔鬼,因此必须坚决打击巫魔,如此便构成了所谓的“神圣暴力”。
所以,别说什么宗教是善恶之分,只要它不受世俗控制,那么在“神圣暴力”的影响下就会成为吃人的恶魔。
所以,谁再跟我说过由于中国没有宗教就如何如之何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得竖起中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