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如何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1.以小情境、微任务起步,命题更加凸显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比如,设计某书籍封面、设计活动方案、阐述某两篇话题相同但文体不同的文章的各自的写作风格等等。
2.逐步减少对单一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考查的简单化、机械化、碎片化试题的设置。比如,原来经常出现的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这样的命题套路,往往考查的是学生的细心程度,难以真正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核心概念。这样的题型,可能会越来越少,并将逐渐由客观选择题向主观简答题、论述题过度。
3.命题趋向更加注重文本的迁移运用。在现代文阅读中,过去往往只注重考查重要概念、句子含义、信息整合、表现手法、表达艺术等内容。指向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但对迁移应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明显不足。这是以后备考特别需要注意的。比如:2018年全国高考1卷有这方面的典型例题,有明确指向。选题给出人民日报、《自然》杂志、日本《读卖杂志》三家媒体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求学生分析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样的试题,是对课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媒介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内容的回应与考查,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明显,更加注重对文本的迁移与实际运用,很有代表性,是新趋向。
4.解题的过程更加体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和方法的运用。比如,结合具体文本,由古典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某句话入手,谈它的现实意义。这种类型的题,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
5.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2020年新高考试卷,出现根据多个文本材料,给“历史地理学”下个定义。显然就是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对核心概念的概括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6.强调创造性思维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将已知知识和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2021年新高考试卷,出现由“手绘五弦”“目送归鸿”谈对诗歌与绘画中美学界限的不同理解和表述。这样的新题,值得细细琢磨、研究和思考。
7.强调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信息背后的立场研究、信息的迁移。比如,要求学生分析某种现象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等等。有难度,也更有区分度。
8.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调用已有知识来辨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语言运用部分,成语理解与运用由原来的选择题变为填空题,就是这样的导向。
9.依文设题。把握文本特点就是考点这个动向。比如,文本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结构的把握等等。2022年新高考1卷《江上》中对改写后作品文学效果(文学艺术)的考查,是创新,也是典型的命题新动向和新思路。
10.关注学生成长,回应时代热点。这是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围绕“服务选才、指导教学”的导向而做出的回应。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积累、感悟与思考,强化训练,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