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你眉眼,向前
明日是姥姥的周年祭日。
犹记得儿时,住在农村姥姥家,姥姥蒸的花卷是最松软可口的,姥姥做的手擀面是最有嚼劲的,姥姥缝的棉袄是最保暖舒服的,姥姥唱的摇篮曲是最悦耳动听的……
渐渐长大,回到城市,倏然发现,花卷和手擀面哪里及得上汉堡薯条牛排披萨精致?厚厚的棉袄哪里及得上风衣羽绒服既轻又保暖还有型?单调的摇篮曲哪里及得上狂放的摇滚乐震撼人心?于是,我开始追求自己心中的时尚,不再爱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物什,不再爱那土墙泥地的农村,甚至对生活在农村的姥姥也带上一丝轻视。
再后来,学习和升学压力逐渐增大,闲暇时间越来越少,除非逢年过节很少回乡下看姥姥,慢慢习惯了,任姥姥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淡去。直到一天妈妈告诉我,姥姥去世了。
跪在姥姥坟前,从前的一幕幕瞬间浮现在脑海,伴着姥姥深深的牵挂与爱和我的不懂事,翻滚成汹涌的波涛一下又一下冲击着我的心房。似乎总是这样,拥有时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无限的后悔愧疚深藏心底,但生活还要继续。
假期一天清晨,我被门外的一阵脚步声和重物落地的响声吵醒,起身开门,只见一堆陈旧的家具间,一位老奶奶正费力地一件一件往家里搬,那背影多像我的姥姥!同样瘦小的身躯,同样微微佝偻的脊背,同样花白微卷的短发,同样朴素却干净的衣着……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明知道那不是姥姥,只是个素昧平生的人,却还是忍不住走过去。我用力吸了吸鼻子,嘴角不自然地扯起一个弧度,“奶奶,我帮您搬吧。”
大半天过去,我终于帮奶奶拾掇好。闲聊间得知,奶奶姓李,爷爷不久前去世,她的孩子们便把她接到城里来,孩子们忙,无暇照顾她,所以搬家这种事也只好自己动手。李奶奶谈及此,眼里满是落寞。许是不忍老伴离去,不愿离开故乡吧。我向李奶奶告辞时,她却拉住我,瘦弱的满是皱纹的手掌温暖有力,我不禁一瞬间失神,小时候,姥姥似乎也是用这样的手掌拉着我轻轻摩挲。
待回过神,李奶奶中正从厨房走出来,端着两碗面条。“闺女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这没什么好的,给你做碗面,来,快趁热吃。”李奶奶说着把碗放在我面前,筷子塞进我手里。盛情难却,一口还未待咽下,这面条就如钥匙般打开了我的记忆之匣。“大碗是姥姥的,小碗是丫头的,来,咱们比比谁吃得快。”姥姥的话在耳边响起,我小时候不爱吃饭,姥姥总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端着碗追着我满院子跑,趁我不注意赶紧塞上一口。不觉间,泪已扑簌簌地落下,落在碗里,溶在汤里,一口喝下。“好吃,李奶奶手艺真好。”我一边含糊地说,一边抬手拭去眼角的泪花。
后来,我便成了李奶奶家的常客,陪李奶奶说说话,帮她做些家务活,给她捶捶背捏捏肩。爸爸妈妈出差时,我住在李奶奶家,当我读书学习,李奶奶便坐在旁边绣花,待到肚子饿了,一回头,餐桌上已经摆满了美味的吃食。一时无言,无尽感动。显然,我把李奶奶当做亲人孝敬,她又何尝不把我当做亲人呢?孝似流水,既然无法回报给自己的血亲,不妨让它在其他人身上得以延续。我想,这才是“孝”的真谛吧。
姥姥,明天我就去看您,一年过去了,我不再因“子欲养而亲不待”悔恨落泪,因为我知道“孝”是可以延续的,因为我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我终于可以平静地接受您已离去的事实并笑着对您说:“姥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