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之初
年轻可以追寻梦想,可以幻想诗和远方,可以看那青山绿水长。
这是2005年6月7日的上午,高考。考生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开考的铃声响起。教室里安静得,就像暴风雨来临的前夕,让人心里觉得沉闷,紧张。
监考老师站在最前面,满脸严肃地讲解着考场规则。我坐在考场倒数第三排。我闭上双眼,默默地听着。仿佛,在这个空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还有那个声音。我的思绪,就像那风中的风筝,随着风儿飘飞。
今天就是高考了,让人为之辗转反侧的时刻。也许有命中注定一说,也许是人定胜天。未来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就在此一举了。
记得,小时候的一个雨天,妈妈送我去上学。送到了校门口,我得进去,她得离开。她塞给我一角钱,转身要走。我一下子急了,直跺脚,说钱少了。她没理我。当她看到我都急哭了,把一角钱撕得粉碎,她回头走了过来,来到我身边。她没有发火,也没有打我。她只是语气轻柔而坚定地跟我说:“不要跟人比吃穿,要跟别人比成绩,知道吗?”
她的这句教诲,在我的潜意识里扎了根,萌了芽。为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虽然,我几经波折,但我始终没有迷失自我。
考试的铃声响起来了,这场考的是语文。教室里萦绕着纸张摩擦的声音,依旧是安静。我看了一遍试卷后,开始答题。有一题写对子,题目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我对了一个“脚下行程千里远,胸中竹牍万卷悬”。教室里静得只剩下笔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给我们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一篇作文。那时候我右手骨折了,确切说,是前臂。我就用左手写,字迹还算看得清楚。而且我还是第一个交作文的人。
初中二年级的期中考试,英语偏难,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及格。虽然我也只是刚刚及格,却是学校第一名。同桌那个女生不相信,问我是不是请了笔仙。大家都对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而我从此开始有了骄傲。
初三的分班考试,无疑,我进了重点班。
语文的考试顺利结束了,随着铃声响起,大家陆陆续续交了卷。接下来的数学和英语都是我的强项,毫无悬念。就剩下最后的理综了,即物理,化学,生物。
记得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是一位老先生。那是小学毕业后,家里帮忙找的一位退休教师。我们四个小学毕业生,在他家里跟老先生学英语。真可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的成功与否,还是要看个人的资质与后天的勤奋专一。未知的东西,总是那么的神秘。英语对于儿时的我们,同样如此。记音标,记单词,我都用拼音来配音。拼音总是那么的熟悉,亲切,就像是自己的乳名。
小孩子都聪明,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杂念,更容易专一。人越长大,心越复杂,很难做到专注。唯有专注,才能成就卓越。
人心确实复杂,人要能懂别人的心,着实不易。记得初三的时候,同桌,一位学习佼佼者,送给我三本书。而我却并没有在意。后来因为一些小矛盾,一气之下竟将书还给了他。年轻的化学老师,也曾赠过我一本化学资料。我也只是随兴看了看,就搁置一旁了。其实这几本书寄托了老师,朋友对我厚厚的期望,希望我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却没能体会,辜负了他们的心。中考时,我的成绩只是学校前八名。相比以前,退步了不少。后来,我进了这所全市第二的高中。
高中生涯,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一生的命运。身边的朋友,以及老师的耳濡目染,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品性和价值取向。
我从新生军训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我认真地训练,放学以后,就去练长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一次可以跑十公里。
学校没有分重点班。我一直都不用太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记得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十名。班里有英语精英,数学王子,还有历史博士。我的同桌,就是历史博士。但是他的英语总是不能及格,而我却是全才。当他看到我都不怎么学,英语总能考到一百二左右,而他却总是在八十分上下徘徊,他对我真的是顶礼膜拜。
在我踏进高中校门第一天的时候,我就决心三年以后要考进武汉大学。
高三年级的学生们学习都特别的紧张,几乎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一回,我妈送饭到学校给我吃。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伴着徐徐的轻风,温度依然很高。她单薄的身影立在学校大门口的花坛旁边。太阳炙烤着她的脸庞,她的眼睛注视着校门口方向,等待着,期盼着。她的目光中流露着沧桑,希望与坚定。太阳灼热着她的心,而她的心又深深地温暖了我。我走出校门,跑到她身边。她轻声问我:“肚子饿了吗?”
我笑着答道:“是的!我就坐在这花坛边吃吧!”
花坛里盛开着各色各样的花,葱葱郁郁,就好像那少年我的心。
“叮,叮,叮……”理综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来了。两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大家都如释重负。
我和爸,妈回了老家。我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几天后,我查到了我的分数,692,理科状元。我的第一志愿就填了武汉大学,没有填二志愿。
要上大学了,外面的世界无穷广大,让人浮想联翩。年轻的心总有那么一点骚动不安。年轻就是资本。未来的道路漫长而又悠远,一个人上路,不免有些孤独,寂寞和凄凉。幸好有爱与我同行,一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