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理论分享】NO.9《救猫咪 电影编剧宝典》第九节 斯奈德十
导言:本文将介绍《救猫咪 电影编剧宝典》p33~p34的内容,讲述斯奈德先生归纳总结的“推理侦探”型,这个类型影片着重探索的是隐藏在人类身上不易被察觉的人性中的黑暗面。这种类型的例片如下《公民凯恩》《唐人街》《核电危机》《惊天大阴谋》《刺杀肯尼迪》《神秘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一对照影片,进行研习,灵活掌握。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61/2f9bf28a4682fbee.jpg)
“推理侦探”型影片,对于观众来说“谁干的?”并没有“为什么这么干?”这个问题大(个人理解,对于一个犯罪片来说,观众看完这个电影,可能记不住凶手的样子和名字,但是如果故事足够好,观众会记住凶手为啥杀人)。
所以和“金羊毛”型影片不同,“推理侦探”型影片中的重点不是主角的变化,重要的是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能发现人性中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犯罪事件”发生及“案子”开始之前他们是意想不到的。
原创部分:用我自己的话来说,编剧和导演会探索到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通常是极恶或极善,借助犯罪事件来阐述这个东西,这些人性深处的东西,可能本身不太容易用语言来形容,借助犯罪事件来阐述,就相当于是用瓶子装水,让你看见水。瓶子就是案件,水就是人性深处的东西,没有瓶子来承载它,你看不到它的形状,性质,这也是很多探讨哲学,甚至是抽象事物,比如时间,空间的影片常用的方法,就是故事情节本身不是重点,透过这些情节让你发现或者感受到的东西才是创作者的终极目的。比如《路边野餐》,导演讲的是时间,但是时间本身是个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易形容,所以要把时间放在故事里,一个镜头里出现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你在看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时间,捕捉到时间。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讲,故事情节就是一个笼子,导演用这个笼子把时间关在里面,让观众来看。同理,犯罪推理片,重点是结尾处展示出来的人性中的某种品质,这之前的情节设计,杀人犯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杀人手段,都是一个工具,目的是来引出人性中某种品质,这才是该抖的包袱。但是为了影片的商业性和趣味性,案件设计精巧,犯罪手法精妙,也是一些创作者极力追求的东西,比如《唐人街探案1》《无妄之证》,这些优秀的作品在作案手法上下足了功夫,也让观众大开眼界,也是为影片锦上添花的方法之一,但是打动人的,能引发观众共鸣的,是每个人都有的人性,所以讲人和人性的片子是我认为最好看的片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61/fa816b1aa9a5373d.jpg)
侦探片里,首推《唐人街》,这部片子值得反复观看揣摩。侦探片的规则很简单,最终,观众是侦探,观众通过故事,发现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最终又打动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