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儿时的年味|进了腊月就是年 - 草稿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楚风_b25a

        一九七零年代,江汉平原,天门东乡打铜湾的冬天,好冷好冷。快过年了,生产队要给各家分鱼,分肉。水塘里结着厚厚的冰,大人们在冰面上敲开小洞,水中的鱼儿便一条条从洞中跃出,落在冰上跳动,大人们笑着收获鱼儿,我们孩子在冰上呼来喊去地在溜滑。忽然,咔咔,有冰层裂陷,经验者吩咐危险地带的人,赶紧轻轻在冰上摊成大字形,分散冰层受力面积,拽着递过来的锹把,棍棒,让受险者抓住,拉向安全地带。有惊无险,大家都庆幸欢呼。隔天,队里安排宰杀集体自养的猪,支起大锅,盛满水,猛火烧开,热气腾腾。不巧,杀猪的平常少有机会屠宰,业务生疏。一刀下去,杀偏了,受伤的猪拚命挣扎,嚎叫,大人们手忙脚乱,齐心用力,好不容易,将猪点红,放血,开膛,褪毛,摘取猪下水(内脏),几个人好一阵忙。有人取了猪的尿浮,吹足气,亲近的孩子才能得到,炫耀玩耍。

          进了腊月,爱生婆嘱咐,监督我们孩子,要讲净气,不打架,骂人。我们愈是怀着一种神圣的期待。

          吃过腊八粥,渐次地,各家开始熬糖,打豆腐,烙豆皮子(豆类,米,混合磨成浆,烙的薄饼),荷叶子(糯米浆烙的薄饼),油炸翻饺子(油炸的面食),做炒米糖,拉制麻糖,做糍粑……。先发爹的麻糖拉得好,将梯子固定,棕红色的糖稀,搭到梯横木上,挽,拉,甩,直至成白色。石磨磨浆,我们孩子往往担当往石磨孔里放泡好的米,豆的任务,有时也学着拿起磨架,推拉石磨转圈。这可是技术活,得巧用力。更多的,是尝鲜,碰上谁家做好年货,常能得尝刚出锅的美味。

        望眼欲穿,除夕到了。几天里,写一笔好字的楚林爹家挤满了求写对联的人。贴上大红的对子。盼到天黑,轰轰轰,几声巨响,先祥伯常常要燃放几个大炮仗。湾子里,噼噼啪啪,此起彼落,硝烟四起。掩上门,敬拜祖先后,合家围桌而坐,父母依次将菜端上,萝卜,白莱也要凑够十碗菜。有一回,猴急的我,舀了一口刚蒸好的蛋羹吞下肚,烫得我捂着肚子,挤眼,流泪,怨自己。

        饭后,我们小孩跑到各家玩耍,有的提了灯笼,走来走去,满是自豪。“

          大年初一,清早,放“出行”鞭。天亮后,湾里的年青人便往各家拜年,“恭贺您哪!”。主人回敬“恭贺你们”,递上香烟,端上热茶,请吃点心。

        正月初二,初三到姥姥家拜年,初四到姑妈家走动。我姥姥家在邻县,地处偏远,我们常常开动双脚,带着礼物,冒着寒风雨雪,在泥泞中跋涉老半天,去问候姥爷们。舅妈们热情招待,说我是”街边上的娃”,让我虚荣得到满足。美美地吃上几顿,和表兄们嘻戏闹玩,背着舅妈的礼物满载而归。

        不知不觉,年过去了。

        岁月流过,儿时的年味,如窖藏在心的陈酿老酒,历久弥香。

步行,带着礼物,不畏路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