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在呼唤
1.心情背景
这是我头一次和长老一同坐席,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房间不大,但是却很高雅,小时候,觉得坐席只是为了吃饭喝酒,长大以后,才明白坐席的真正含义,原来坐席更是一种社交活动,而喝酒吃饭则是为了方便交流沟通,唯独不同的是,基督徒不能喝酒,因为酒后会失态,房间里只有我一个年轻人,这让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您是长老,我只是个90后小丫头,我们的距离又有多远。
不知为何,每次只要一到这样的环境,就总会觉得周围处处充满了威胁感,面对一桌子的酒席宴菜,想当然禁不住诱惑,只得用吃来缓解紧张的情绪和气氛,想当年,那个刚刚升入初中的我,带着既激动又有些尴尬的心情踏进初中的大门,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没曾想,刚开学没几天,就遇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不安全感充满了心间,让我有些黯然神伤,我只得躲在楼梯的角落里找勇气,也许校园生活就是这样,不知何时会出什么状况,毕竟中学同学可能也不像小学同学那么单纯了,而现在,这不正是我当年刚刚升入初中时的那种心情吗?
2.倾听的感受
我用最寂寞的距离,倾听着长老的诉说和告白,长老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字字句句烙印在我的心里,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角落,其实,无论是青年人的事,还是小孩子的事,我比任何人都看得更透,也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受到世界的肮脏与世俗,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对我们90后这代青年人没有什么好印象,因此,在人群中我不敢说我是90后,也不敢说我能比别人强多些,但是最起码我还有自知之明,我觉得在众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来,毕竟每一代孩子也都有每一个年代的成长背景,而90后却注定是一个尴尬的年代,其实90后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纠结,自己的无奈,我们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重担,在现实生活无情的打压下,让我们学会了叛逆,别看我们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其实90后的我们都不是坏孩子,我们只是太颓废,太堕落,我们只需要一点点鼓励,一点点关爱,一点点理解,一点点体谅,就已足够,可是有时越是简单的需要就越是难以得到,难道是我太奢求吗?是我太不切实际吗?正是因为我看到了世界的丑陋,知道了太多我不该知道的事情,所以我才会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抵触,我的心注定无法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每每这时,我总会有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也许我的存在也注定不会属于这个世界吧!
3.心灵的独白
沉默是会呼吸的痛,淡然是我最大的感伤,我只是不想说,因为说的再多也没有用。我不禁問心自问:有谁还会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我们呢?正像那些古老的歌谣,那些美丽的传说故事,又有谁还会记得呢?人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忘,可是又有谁不曾被遗忘过。因为我深深知道,世人大都缺爱,人毕竟都是自私的生物,都是自以为义,不懂得珍惜的,从古至今,在爱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太多非独立人格因素的索取和占有,甚至是掠夺。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接纳,渴望别人的尊重,渴望别人的宽容,可是自己有付出了多少呢?如果没有主的爱,谁又能够把谁放在心上呢? 从小我就是个不太合群的孩子,在没有和同伴混熟之前,是从来都不会主动接近别人的,只是偶尔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默默的帮助,在想念妈妈的时候,才会伤心的哭泣,所以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看童话故事,喜欢和书中的角色交朋友,当然太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不识字就意味着不能读书,当然这也多亏了老师的功劳,然而,又有谁会知道,正是这个表面沉默寡言,有些内敛,有些孤傲,有些封闭的我,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却充满了对真情的呼唤,对真爱的向往,有时,我真想大喊一声,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幸福的孤儿,我也有爱,我也需要被尊重。
4.读书随感
偶然间,在意林杂志里看到一篇村上春树的文章,一个孤独的青年到处旅行流浪,居无定所,他流浪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但是当夜晚来临,却会有很多猫儿出没,它为小镇取名为猫城,猫儿们能闻到人的气味,却看不到他,而他却能看到猫儿,他原本是随时都可以离开的,但是他没有,直到最后,再也没有一站列车肯为他停留,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猫城,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看过这篇文章以后,心里感觉总是空落落的,像是缺少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仔细品味才发觉,这不正是我的内心世界吗?这不正是我此时的心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