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家庭教育

不讲大道理,让孩子撒欢过童年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67人  LA艾丽丝
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这种高级生物非常聪明,善于从自己的经历甚至前人的故事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加快进步的脚步。所以人们也热衷于听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借鉴他人,让自己的人生少些摸索,少些磕绊,早日柳暗花明。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就曾经想,我走过的弯路,女儿不要再走一遍,我懵懵懂懂了很久才明白的道理,要早早教女儿明白。

我相信,很多父母有或者有过跟我一样的想法。

1

女儿上一年级之前,学校对学习方面基本没有要求,我们对她的教育重点在培养规矩和习惯上。一直到她上了一年级,有作业了,我才发现,在学习上她不算是个努力的孩子。

她们每周四次作业,每次几个单词默写,朗读一小篇课文,每个月背一首诗。她总是快刀斩乱麻,匆匆过上一遍,五到十分钟搞定。她是不爱做作业的,必须做作业的动力来自于第二天要过老师的关,她自己说,不想在老师那里有麻烦。

所谓的有麻烦,是老师会把太落后的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留在教室开小灶。

她的学习成绩应该在中游偏上一点点,这么说是因为学校没有考试和排名,我们只能从她的课堂作业平均成绩和全班最高/最低平均成绩的差距知道她不是最差,也远不是最好。不上不下,这应该是她最喜欢的状态,在老师的注意之外,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局限于教室。

我并不逼她要出类拔萃,可他们这几分钟的作业却让我隐隐有些担心。国内有老师把关,都会要求写上几遍以便巩固白天学的知识,作业太多以至于家长们都要求给孩子减负,可在法国,小学阶段书写类作业是禁止的,有的老师布置点儿阅读或者背诵的作业,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布置,毫无负担。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被历史验证过的真理,很多知识是需要多重复才能巩固,而且,知识这东西,再有钱都不能不劳而获,一年级不努力,不好好打下基础的话,以后的知识岂不是要建空中楼阁了么?

当然,这也不能赖学校,赖老师,毕竟学习是个人的事儿。我上学的时候,所有老师都会不遗余力地试图让我们明白:学习,是学给你自己的,不是用来应付老师的,所以得自觉得主动。

我希望孩子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我的苦口婆心基本都是付诸东流。平常我们基本没空管,偶尔周末有了空,又正巧碰上她课文读得不那么顺畅,我会耐心给她讲上十分钟道理希望她能再读一遍课文,后果却都是她一边委屈地哭,一遍还在执迷不悔地考验我的耐心:“为什么要再读一遍?”

唉,孩子,要知道在遥远的中国,哪个一年级孩子能在十分钟内完成作业?就算完成了,哪个家长能不给加点儿餐?我要求不高啊,只希望你能表现得认真点,努力点。如果我能替了你,有这十分钟唾沫横飞的空儿,我都能给你念上二十遍课文了。

对牛弹琴,很是让我气结。

2

有一天,女儿邀请跟她一起学音乐的好朋友到家里来住一晚,我除了要负责伙食,还要监督两个人的作业。

她的好朋友比她大几个月,是家中四姐妹中的老幺,小时候作为家中唯一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备受宠爱,大了却饱尝欺负。已经青春期和要进青春期的姐姐们和一个刚会四五六的小女孩是难以做朋友的,况且,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间,反目成仇和一见倾心一样容易,姐姐们一不耐心就会把她晾到一边,因此父母对她格外疼惜。比如去上音乐课,她一定要妈妈陪,她妈妈就风雨无阻,不像我,今年缺席了女儿的音乐和舞蹈课,到现在都不知道她们老师长什么样。

我本来预计一刻钟她们做完作业,然后可以玩个桌游,家里桌游多得很,女儿和她爸爸一样,样样都很拿手。

有了玩游戏的动力,她书都没打开就背起了已经背了两周的一首诗,然后打开本子,自顾自默写单词。我于是专心地照顾客人,请她在本子上写下日期,准备默写。却惊讶地发现这个跟女儿学同样课程的小姑娘竟然要用字母的发音才拼得出一个单词,诗背得勉勉强强,默写错误百出。我一个词一个词地教,陪了这个小姑娘30分钟才勉强过了一遍作业。

那30分钟对我来说非常漫长。

我想象中,如果一个一年级孩子肯在作业上花上30分钟的话,那他应该每种作业都做了两遍,还预习了下一课。可如果像女儿朋友这般吃力,那作为父母,真的应该在孩子的学习上多花些心思。我想中国父母都会这么做。

特别是,小姑娘还告诉我,每天放学后她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她那两只寂寞了一天的荷兰猪,然后才去写作业。

3

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跟女儿一样大的孩子的学习状态,这让我反思作为一个中国妈妈在对孩子期望上的惯性。

我希望孩子既学得快又够努力,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我自己吗?

小学时候的我可是个绝对的好孩子,懂事,听话,作业做得一丝不苟,考试经常拿第一,从来没让大人操过心。

我记得那时有个老师为了看我们的学习主动性,布置了个只有一句话的作业:爱做什么题做什么题,爱做多少做多少,全凭自觉。

那段时间昏天黑地。三十页的本子,我一定要每天晚上写完一个,如果没写完,第二天早晨早点起来继续写。我的手指起了茧子,变了形,累到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有一次写着写着睡了过去,蜡烛倒下来烧着了我的毛衣和头发,差点酿成火灾。

回想起来,我完全没有童年烂漫美好难忘的感觉。

我当时能做到如此自虐,并不是因为我明白了“学习是个人的事情,要自觉主动”,而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显得懂事。就像女儿,她的动力也并不来自伟大的理想,而是怕挨老师训,或者为了玩游戏。

我那时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大人们看到我那么懂事,想必对我的未来也很放心。但对当时年幼的我来说,这种懂事的代价是,我放下了喜欢看的“闲书”,不把时间“浪费”在我喜欢的画画上,更不会去疯玩。我没有想象过我长大后的样子,也没有机会去尝试学习以外的道路。

我的听话懂事换来了母慈子孝,天下太平,可我现在必须说,那样的日子我并不想再过一遍,哪怕让我瞬间年轻三十岁。

4

我想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道理并不是讲了就懂了

我们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哪怕反复重复,孩子也未必明白。

如果女儿非常懂事,课文能主动读上两遍,在书桌前的时间从五分钟拖成十五分钟,想必我也一定非常欣慰,但这个前提应该是她学习还不错;要是她像她朋友那样吃力的话,我可能会让那三十分钟变成六十分钟才能觉得心安。

我希望她早早明白的道理,她懂不了,不是她榆木疙瘩不开窍,而是她的年龄决定了,她还不到明白的时候。只不过,如果她照我说的做了,我就会觉得她明白了,于是我会放心。

人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级的生物,可在出生的那一刻,却不见得比别的生物有任何优势,并不因为他是人类而生下来就明白所有人生道理,反而像所有动物一样,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可也幸好我们不是代代更新的机器人,知识和经验不可以直接编码到下一代的基因里,孩子们才有了学习的机会,亲自体会其中的苦与乐,在长大中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对有的孩子来说,在成长的某一阶段他可能一经点拨就醍醐灌顶,而有的孩子却要碰一些跟头才能明白同样的道理。

教也教不来,急也急不得。

我想明白的第二个问题是,童年里有很多比作业更该尝试的事情。

我同女儿朋友的妈妈聊过孩子的学习问题,她知道自己的女儿目前属于被老师课间留下额外辅导的少数,可她并不担心,也没有要求女儿做更多的作业来弥补。她的想法是,可能女儿学得慢,但这些基本的知识他们以后在课堂上还要重复千遍万遍,所以她有机会跟上去,如果女儿实在学不好,那逼也没用,她的能力或许在别处。

当世界如一幅长卷在孩子面前慢慢铺展开的时候,对孩子来说,是万花筒一般的新奇有趣,他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接触。

可能他拆了一本音乐书想看看到底音乐是从哪里出来,可能他花了一天时间蹲在鸡窝边看母鸡怎么孵小鸡,可能他在外面打篮球不肯回家,因为他想投个三分球,可能他沉醉于电脑上的五子棋,想打败电脑里所有的Jane,John,Janet。

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丰富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兴趣,走的也该是不一样的道路。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温和,父母安排去学习就去学了,可把所有孩子都拘在书桌前,看童年时光从鼻子底下溜走,就像春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却不去踏青一般可惜。春天还会再来,可童年过了就过了。

那些当年学习不好的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孩子,不也都长大了么?他们有的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有的华丽逆袭,成为社会的领军人物。

国内朋友圈里大家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我们大人在明白了人生苦短后,都在追求更多的体验和尝试,希望人生不悔尽情尽兴,那么,能够撒着欢地过个像样的童年,该是多么地不枉此生!

放弃大道理,不只追求学习成绩,让孩子多方面涉猎,并不意味着孩子以后会有不爱学习不知努力的危险。

我觉得女儿幼儿园时候一位老师说得特别好:看一个三岁的小朋友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问题孩子,看他的父母和家庭环境就好了。

这个家庭环境,大家都明白,指的不是有钱没钱。

所以,与其用心血浇灌孩子这颗小苗苗,不如修炼好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孩子潜移默化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不论以后做什么,跑偏的几率都不会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