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晨读感悟】被“高估”的睡眠时间
|01 晚睡早起人士的困扰
从前作为一名典型的晚睡早起人士,晚可能晚至凌晨2点,早则早约清晨6点,短短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常常让我有些惶然。
之所以惶然,是因为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太多有关中医养生的道理,比如夜间11点-1点,肝脏排毒;1点-3点,胆排毒;3点-5点,肺排毒;所以以上时间段均要处于熟睡状态。
再比如,睡眠不足8小时,易乏;不足7小时,将变笨;不足6小时,等同于慢性自杀。所以只有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生活习惯,才是最优的。
这些道理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时常感到抱歉。有时甚至难以判断,是真的因为睡眠不足而身体困倦,还是心理暗示太多而状态不好。
|02 “早睡不如晚睡”的安慰
上述的医学解读,在某些方面并无法解决我的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睡得更晚、起得更早,却比睡眠时间略微延长时,更有精神;再比如,为什么到闹铃快要响起前的1个多小时会自动醒来,忍不住爬起看看是否已经到点。
看了昨天的晨读文章,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的疑惑,原来是由于“90分钟的睡眠周期”理论。
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
“早睡不如晚睡”——错过了上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与其躺在床上逼自己默默数羊,不如等到邻近下一个周期的时间再入睡。
这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
记得曾有人做过一个睡眠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所有人都建议一定要睡满多少小时的说法,是扯淡。
试验者以8小时睡眠时长为起始,每过一天则延迟入睡半小时+早起半小时,然后记录自己当天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通过持续的调整、感受和记录,他惊讶地发现,一直误以为必须睡满8小时的自己,实际只需4个半小时,即可保证第二天充沛的精力与清醒的大脑。而从睡觉中节约出的那些时间,大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
试验者给出了结论,但没有讲解这背后的原因,我当时也不知其中的奥妙,所以讲给他人听时,也大多无人信服。
如今看来,因为睡眠周期的缘故,有时睡得多,不如“睡得巧”。只要避免在睡眠周期中被强行叫起,那么保持一早上的精神爽朗,就没问题。
|03 午睡的重要意义
但是,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某晚的睡眠时间确实过短,即使早上利索地起来了,在度过上午高强度的工作或学习时间后,也容易疲乏。
这个时候,午休小憩的重要性则不得不提。我一直认为,午睡半小时,胜过晚上硬躺两小时。
在“惯性熬夜人士如何有效熬夜”的经验贴中,也曾向读者强调了午睡的意义:
正午太阳当头,人乏则应眠;此时闭目养神,就是为下午的精神状态充电。
|04 正确地理解睡眠时间
但是话说回来,“睡眠周期理论”的存在、午间小憩的意义,都不足以成为熬夜的理由,能早睡时,则尽量早睡早起。
如果晚睡不可避免时,则再采用前述的一些办法,首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因晚睡而产生焦虑;同时通过“掐点”睡眠周期、次日午睡补觉,缓和自己的身体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