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精品苑书香优秀作品集简友广场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2022-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拾荒旅者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福州的长乐,地名取自《诗经》中的“长安久乐”之义。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在长乐待了几年,长乐的一些名胜便不免去转转。

从长乐市区,沿着长乐闽江江滨路驱车而下,不远便是位于闽江入海口不远处的长乐郑和广场,这里屹立着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郑和石雕像。雕像高14.05米,基座宽7米、高2.8米,寓意郑和在公元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它也是闽江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长乐与郑和的渊源在于,长乐的太平港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在远航出国前停泊的最后一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后28年中,郑和的船队出海前至少6次驻扎在这里,每次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

站在郑和石像下,仰望着这尊临江矗立、高大伟岸的石像,郑和脸上的表情显得执着而坚毅,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足迹遍布37个国家,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今肯尼亚)。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当然,郑和七次下西洋,与后来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不一样的是,郑和的军队所到之处没有侵略、掠夺,主要是宣扬大明国威和沿途代明朝皇帝向到达的各地赏赐东西,结交朋友,目的是使很多国家的使者跟随郑和的使团到明朝来访问,以展示明朝威德并举四方宾服的形象。

郑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回族人,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马三保与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据说马三保的家族经济条件不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去过麦加朝圣。去麦加朝圣是所有伊斯兰教徒的最大愿望。但对于当时的马三保来说,麦加距离遥远,成行这件事这实在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但是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的影响着三保,幼年的他努力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积极强身健体。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有朝一日,一定要乘风破浪去麦加朝圣。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些人注定是不会平凡度过一生的。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和的命运。

战后,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并依惯例接受当时一个极为残忍的刑罚——阉割。而年仅十一岁的马三保正是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员,幼小的他当时所面临的痛苦我们不难想象。

从此,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开始跟随明军征战四方。我们无法得知他曾经经历过多少次死里逃生,我们知道的是,即便如此悲惨的遭遇,也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度过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朱棣。

当时的燕王朱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定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从此马三保就跟随朱棣左右,成为了他的亲信,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朱棣登基后,马三保受到了朱棣的重用,被封为内官监太监(当时宦官的最高官职),并于次年,赐马三保姓"郑",改名为郑和。

从此,郑和这个名字便光耀在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成为传奇。

在中国强盛的历朝历代,威加四海、万国景仰一直是统治者的梦想。而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更何况,像朱棣这样一位在历史上的君主中绝对算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朱棣把率领船队下西洋远航这一件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重担交给了郑和。因为在朱棣看来,郑和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性格坚毅,经历战火考验,军事才能出众。而最重要的一点,郑和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在远航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可能更易沟通。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这是个伟大的日子。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伟大远航征程。他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大海,踌躇满志,又深感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之沉重。

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他正在创造一段将会被后人载入史册并传颂的伟大历史。

郑和的船队在沿途中,一直保持强而不欺,威而不霸的上国气度,展现了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形象。

这次的航行,其中有两件事一直被后世称颂。

第一件事是:郑和的船队一路向南航行,半个月后到达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本想继续南下,但一场悲剧突然发生了,船队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郑和将面对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爪哇国的内战导致了郑和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被杀。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意外,手下的士兵们听说居然敢杀大明的人,群情激奋,要求攻打爪哇,请求同意。而此时的郑和却非常冷静,尽管他也非常气愤和痛心。他完全有理由一声令下去攻打复仇,而且由于自己的军队装备先进,也将轻易获得胜利,并为死难的船员们报仇雪恨。

但他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他镇定地告诉下属,决不能开战,因为我们负有更大的使命——传播和平的使命。如果我们现在开战,打败爪哇的消息传到西洋各地,各国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的使命就真的无法达成了。说完后,便力排众议,派出使者前往爪哇驻地交涉此事。事实证明,郑和的行为决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

爪哇国王知道自己的下属错杀了大明船员时,惊恐万分,立刻派出使者找到郑和反复解释企图消除误会,还命人连夜坐船赶到中国去谢罪,这绝不是他人品有多好或者说诚恳认错。而是他明白,以大明的实力要灭掉自己,实在是轻而易举。后来,朱棣狠狠地教训了爪哇国王的使者,并提出让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了结此事。尽管两年后,爪哇国王倾全国之力派人送上了只有一万两黄金的赔偿金(国力有限,实在也没办法凑足了),朱棣明确地告诉他:我早知你们是筹不出来的,要你们赔偿黄金,只不过是要你们明白自己的罪过而已,难道还缺你们那点金子吗?朱棣的这一表示立刻彻底征服了爪哇,自此之后他们自发自觉地年年向中国进贡。

在这一事件中,郑和的处置方法充分地体现了他冷静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将事情处理得十分圆满,得到朱棣的高度赞扬。

在经过这段风波之后,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他拿着皇帝的诏书,正式封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完成任务后开始了回航。

第二件事是正当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的途中,遇上了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就这样,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经常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干起老本行—抢劫,而且胆子和胃口都越来越大,逐渐演变到专门打劫大船、商船,猖獗多年。

当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开过三佛齐时,刚好撞到陈祖义,郑和对此人也早有耳闻,便做好了战斗准备,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陈祖义决定向郑和投降。

事实上,陈祖义是用假投降企图麻痹郑和,真正的目的却是驱使大批海盗趁官军不备突袭郑和旗舰。陈祖义认为明军已放松戒备,命令手下海盗发动进攻的时候,却被早有准备的明军船队杀了个措手不及。明军迅速解决了战斗,全歼海盗五千余人,击沉敌船十余艘,并俘获多艘,活捉了陈祖义。

事实上,也许是陈祖义太不了解郑和了,所以过于小觑郑和的本事了。他万万没想到,郑和从十一岁起就开始从军,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战争经验丰富。你一个小小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又怎么能奈何得了他。

在清除了海盗后,郑和继续扬帆班师,永乐五年(1407)九月,郑和光荣完成第一次下西洋的使命,回到京城,并受到了朱棣的热烈欢迎和接见。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郑和带回的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威服四方。

而这次创造历史的远航,其巨大的收获,也使朱棣终于体会到了君临万邦、威加四海的滋味。

于是,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的远航,此后,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永乐十五年(1417)、永乐十九年(1421),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说实话,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抢掠,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事实上,当郑和的船队经过每一次停泊时,沿途的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真正从心底里的征服。

而第七次远航对于郑和的一生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就在这次远航中,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最大梦想,而他也陨落在这次远航中,将第七次的远航变成了最后一次。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最支持他进行航海的朱棣去世了。郑和被新皇冷落了。想来远航也就此结束了吧!可是,麦加朝圣的目标尚未实现,此时的郑和充满壮志未酬的忧伤。

但在宣德五年(1430),宣德帝朱瞻基突然让人去寻找郑和,并亲自召见了他,告诉他:立刻组织远航,再下西洋!

于是,宣德六年(1430)十二月,郑和又一次出航了,站在船头的他回望不断远去而模糊的海岸线,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喜悦。惆怅的是又一次离开祖国,喜悦的是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但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回望将是他投向祖国的最后一瞥。

郑和的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将消息传递给各个国家,然后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郑和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地方——麦加,伊斯兰教派的第一圣地。伟大的穆罕默德就在这里创建了伊斯兰教。作为一名穆斯林,一生最大的荣耀就是到此地朝圣。

而郑和终于来到这片梦想中的地方。此时此刻的他,只是一个普通而虔诚的穆斯林。他终于触摸到了那向往的圣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那个坚毅顽强的少年马三保,到现在已风烛残年的老者郑和,一生沧桑,五十余年的朝圣之旅,今日终于告成,此生再别无所求。

朝圣之后,船队开始归航,郑和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当船队到达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终点古里时,郑和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从此,古里的人们再也没有能够看到大明的船队航行到此。

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先后长达数十年之久,眼界开阔,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除绘制精确的航海图外,他本人的战略眼光尤为长远,“海权思想”就是由他最早提出的。

当年,由于船队下西洋开销巨大,朝廷财政不堪其负,朝廷欲拆除郑和船队,郑和为保存船队,向当时的明仁宗朱高炽进谏,他说道:“欲使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在这段短短数十字的话里,深刻道出航海贸易的本质。按照郑和的说法,想富国强兵,就要发展海上贸易、控制南洋以及开拓殖民地,这样才能抵御外来力量对南海的窥视,保障中国陆上安全。

身处15世纪初的郑和提出的“海权思想”主张比1890年美国的海军上校马汉写出的《海权论》,足足早了500多年。可惜的是,郑和的这套主张被当时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明王朝统治者们不以为然。当时的明王朝及后来的清王朝统治者们,他们更专注于防范中国北方的陆上强敌,却对海洋的权力维护弃之不理。

历史却最终见证了郑和的远见卓识:公元1840年,一支英国远征军凭着坚船利炮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开始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开始了她长达150年饱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也是那时开始,中国这个曾经的东方最强国的实力落到了历史最低点。而直到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完全控制南海。

由此足见,郑和的“海权思想”放在现在来看,依旧堪称是值得汲取的大智慧。设若被当时的朝廷及后世采纳,何至于有后来的鸦片战争之耻,民族危亡之恨!

梁启超先生说:“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民族英雄。站在这尊巨大的塑像下,望着宽阔的闽江水,江风徐徐,遥想当年船队集结整装待发时的壮观景象,心头始终回荡着一句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