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课题分离

2022-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邓男神Sweety

在第三夜,青年找到哲人探讨“自由”的问题。

自由是什么?

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

那么,“能够得到认可”又是指什么呢?

青年和哲人在讨论“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引出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课题分离不能完全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它只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入门手段,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这是“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的答案。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

怎么做到“课题分离”?

第一步,分辨“这是谁的课题”。思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第二步,划清界限,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怎么做才叫“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放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别人在干什么。

干涉别人的课题—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我做了这么多努力,你应该喜欢我”

干涉别人的课题—“回报思想”。“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

干涉别人的课题—以自我为中心。第一种,残暴蛮横、不顾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依仗权力或暴力,像专制君主一样横行霸道,对周围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人物。第二种,虽不是暴君,但却破坏集团和谐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参加集体活动而喜欢单独行动,即使迟到或者爽约也毫不反省。第三种,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干涉别人的课题—故意惹人讨厌或作恶

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是尊重他人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他们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别人认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