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读书会《精进》第二期-带读师:逗(文字整理版)
群里的姐妹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精进》这本书。
在上次共读的时间里我们分享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那么这一次,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前两章里,作者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呢,是我们应该如何地对待时间,第二个是我们应该如何地做出一个正确地选择。
如何对待时间上呢,作者的观点是要用平衡的观点来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要求我们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且连接起过去和未来。以这种态度为前提,在生活和工作细节上要处理好几件事情。
作者建议我们首先要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第二点,作者建议我们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长期价值的事件上尽可能地删除非必要的时间;第三点,作者建议我们不仅要有长期的规划也要有近期的目标,为了让计划更有效,需要让长期的远期未来更具体化,近期的未来增加一定的挑战性;第四点,作者建议我们有节奏地做事情,要根据事情的不同特点有快有慢。第五点,作者建议我们要做一些有深度的事情,避免被动地休闲如看电视。
在上次领读的第二章,作者强调了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在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上,作者指出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权衡轻重,追求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我们怎么样郑重地对待自己的时间,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太稀缺的资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我们想做的所有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选择,选择的内容呢,就选择的最终结果呢,应该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
作者在第二章里对如何选择给出的几个建议:
第一个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让我们能意识到选择项的更多样、更丰富、更具有创造性;
第二个做选择的时候要提防固有的思维会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无形的天花板,这种天花板会让我们的想象力丧失,会让我们的选择项变得单一而狭窄;
第三个呢,作者认为如果我们面临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可以用打分的方式来做出一个定量的评估,我们可以根据最终的评价的数值来帮助我们做出尽可能适当的一个选择。
这条呢,作者是针对第三条提出来的,尽管第三条可以定量地帮助我们做出选择,但是呢,作者强调第三条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呢,是如果这个选择涉及到情感、喜好等主观性比较强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没有办法用评分来打分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做到的事情呢,就是我们做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聆听我们的内心。
在“选择”这一章,作者给出的最后一个观点是无论我们做出如何的选择,都不要太纠结,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在选择的路上如何继续。
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因此我们面临的选择涉及到我们生死攸关的是非常非常少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其实有时候 “如何走路”比“如何选路”更重要。
前面呢,就是我们在上一周一起阅读这个《精进》的时候第一章和第二章给我们传达的一些信息,那么我们这一次呢,从第三章开始讲起,第三章讲的是关于行动的问题。
在这里我插一句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理智无法支配情绪,相反行动才能够改变情绪。行动,有时候比理智更重要。
或者关于行动的观点是即刻行动。
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困惑都是类似的,我们经常会懊丧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早早地开始,我们应该早早地花精力,花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你现在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四十岁,或者说是五十岁,其实我们对我们的过去都有些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觉得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就正如第一章和第二章将的我们并没有郑重地对待我们的时间,所以我们会觉得很烦,那么在这本书里呢,作者给了我们一句宽慰人心的话,作者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作者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既然生活不可逆我们至少可以把拿到手的这副牌打到最好。
就算我们把以前的牌都打乱了或者打糟糕了,但是我们至少现在又重新抓了一手牌。我们至少可以把我们手边的这副牌打好。
作者在陈述这段话的时候,他实际是告诉我们说,不要去懊悔,因为懊悔自己失去了最优的机会,这种心理会在本该行动之前,伫立起层层障碍,这种障碍所造成的困难,甚至会超过行动本身的困难。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那么我们拖延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立刻行动,没有立刻行动有很多原因。
追求完美是一种,其实懊丧也是一种,总觉得自己以前的事没有做好,其实也是一种。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说,不要去懊悔,也许我们十年前有过一次最好的机会。但是我们没有把握住不要紧,因为如果那是一次最优的机会,那么现在就是一个次优的机会。
对于“现在就行动”,作者给出了一个小技巧。
图3-1上面这个图告诉我们,说我们可以把需要处理的事情罗列起来,然后把各种事务性的小事优先处理干净,这样就会大大地节约我们的心理成本。
上面图中左侧图,实际上是一堆事情,这个事情有大有小。大的事情,作者用大的圆圈来表示,小的事情,比如一些事务性的事情,他用一些小的圆圈来表示。那么我们看这图的右侧实际就是把一些小的事情先处理干净了,然后就变成了右侧图这样的。
这和我们平时在讲如何管理时间的时候有一点出入,因为我们在强调时间管理和避免拖延症的时候,我们会说要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作者在这里面他给我们的即刻行动的技巧,是先把一些琐碎的事情处理干净。
作者认为呢,优先处理这个重要和复杂的事情是要事第一原则,那么单这件事情呢,就是我们在任何时候能够处理要事,把要事当做第一件事情来处理,这个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要事第一这件事做的很好,那么他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时间是不会拖延的。那么恰恰是有拖延症的人,我们是做不到要事第一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作者呢,他给出的这个小技巧,很有效果,也就是说当你不想行动的时候,你先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那么你做起来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热身,你会变得兴奋起来,然后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信心、有勇气、有乐趣去做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
我是一个非常不爱做杂事和小事的人,但是我后来发现,就是因为这些杂事和小事让我的生活和脑子乱糟糟的,那么如果说我去把这些事情去解决了,反而我会更有心,那么心可以静下来去做一些复杂的事情。所以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呢,我其实是蛮动心的。
我们每个人都非常认可 “现在就行动”的观点,那么如果我们能够采纳优先剔除消灭小事情的做法以后,我们需要去理解一些如何去处理相对复杂和困难的事情。
怎么去处理复杂和困难的事情,方法很简单,依然是采取行动,那么作者在这里面给出了处理这种事情行动的一个策略,它叫精益创业的方法。
“精益创业”这四个字呢,也是新词。所以作者在书中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呢,它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流行于现在的互联网创业领域的一种方法。精益创业这个方法呢,指的是满足刚才这些所有属性的产品被推出以后,会被用户测试,会得到反馈,那么再去修正,再去推出,再反馈,再推出,循环往复。
精益创业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是这套方法却并不是很新,我们从小在很多方面不知不觉用了很多次,比如说,我们去尝试一件事情,然后我们根据尝试的结果去做了一个修正,修正完了,我们再去尝试。
在工业领域中,有很多的自适应的控制系统也是这套思路。输出一个结果,然后跟标准值进行一个比较,因为你输出的结果和标准值之间获得了一个误差,然后用误差值去修正,修正完了以后让它再输出,循环往复。
所以说精益创业这么一个方法,实际上有点像工程类的一个叫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呢,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你会发现,你所做的第一步,根本不需要那么完美,因为你最终的结果是经过反复修正产生的,如果你抛弃了第一步,这样尽善尽美地顾虑的话,你就会发现“即刻行动”就会容易很多。
其实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你就会发现,有一种人很成功,那么这种人并不见得是深思熟虑的人,他只是特别敢做的人,但这种人做完之后她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做完就完了,那么他会在做完之后,然后他会反复地修正,然后再做。
群里如果有姐妹喜欢听逻辑思维的话呢,大概在几周之前,逻辑思维讲过一个,就是应该说一个企业家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那么实际上我们传统理解的素质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勇于尝试。
你把一个并不完美的东西先推向市场,然后根据市场的反馈,然后我们进行调整修正,然后再输出。
作者对于这个观点的描述呢,不是这么简单,他逐一地分析了,精益创业和如何行动之间的关系,他首先讲了精益创业包括哪几个部分。
那么精益创业它一定是有产品的,那么这个产品是一个最小化的可行产品,注意下“最小化可行产品”这几个字,它的关键字,首先是最小最小,意味着消耗最少的资源,可以最快速度地推出,那么它的可行产品,这四个字,强调的是她一定要推向客户,一定要能够被用户体验,是真正地推向了市场。
精益创业讲的第二部分内容呢,是说我们当我们把这个最小最全的产品推向市场以后呢,我们会从市场获得反馈,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个反馈对产品不断地进行修正,那么123这个反馈和控制反馈和修正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经过多次迭代。
我们回归到我们关注的话题,我们实际上关心的是如何行动,那么精益创业的这种办法跟我们行动的方法,他们之间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呢,就根据精益创业包含的三条呢,他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应该如何去做。
在精益创业中,他要求产品用最快的速度被推出,收到反馈以后校正后再推出,那么从这里面就意味着我们其实根本不用太在意,行动最初的完美,因为作者用了一句话来描述这件事情“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完全准备好”。
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说,其实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完全准备好。我们去接受一段新的感情,我们去开始一段婚姻,我们准备去要孩子,其实不管你怎么去准备,你都会发现你没有完全地准备好,这个时候,其实你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开始行动,然后在不断地校正,你会发现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
精益创业第二点呢,他强调一个不完美的产品呢,需要从市场获得反馈,这是产品变得完美的养分和资源,因此呢,我们不完美的行动,一定也会收到来自各方的一种反馈,有价值的反馈,往往是以批评的形式存在的,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说,我们应该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来对待。换句话说,把批评剥离情绪的因素之后再为我所用。
在读到书的这部分的时候呢,其实这句话是非常打动我心的,叫“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来对待”。
会把注意力放在让这件事情变得更有效,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人对我有意见或者提供批评的这个人对我有意见。
第三条,最后呢我们会把预处理过的这种批评拿来进行自我修正,这里面我说那个预处理,预处理就是首先你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来对待,这时候你把这个批评所包含的或者批评在你这儿所反映出来的,所有的不良情绪全部剔除掉以后,然后利用它来进行自我修正。
上面的描述呢,实际上是作者关于如何行动,这部分的宏观地描述,战略上的描述,随后呢,作者呢,又给出了战术上的小技巧。
第一条,我们要分解任务,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在进行核心区工作时不要中断,尽量地避免多线程的工作,如果核心区本身包含多个任务,那么我们就要处理好中断点,并且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换句话说,你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即便你需要同时处理好多个任务,那你要学会把他们分段,然后学会告一段落,以后再进行下一个。
这里面作者强调的是要从工作的核心区域来开始。我们前面呢,又提到说要从小事开始,那么这里是不是矛盾呢?实际上作者呢,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作者的逻辑性非常强的,他是说你先要把小事情剔除掉以后,然后再开始做事情的时候,那么从这些事情中找到他的核心区开始处理。
在分解任务完了之后,作者给出的第二个这个战术上的方法呢,叫分层处理,那么一个核心任务,为什么不能一鼓作气地做下去要告一段落,搁置在一边做点别的事情再做呢?
一方面呢,你的确有很多个任务要做,另一方面呢,核心的事情往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那么这种困难的问题呢,我们一般是很难一鼓作气做下去的,困难的问题通常都有一个特点,它是分层的,所以当你分层去做它的时候呢,这件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一些。
另一面呢,我在插一段我们专业的一些东西,因为我是学电子通讯的。那我们在通信的时候在做计算机通讯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一个信息从一个电脑传到另一个电脑,但是实际上真正实现它的时候,分成了七层,也就是说每一层只做一定的事情,那么这七层合起来,做一个完整的事情,那么之所以把这件事情分成七层去做,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如果我们在一层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经常会面临一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所以他在逻辑上很清晰地把它分成七层,然后一层一层地处理。
当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是核心事情的时候,那么他一定是困难的,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分层做的。
我们要面临一个,面临一件事情,它分为多个任务,那么这多个任务又都很很复杂,这时候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去处理,也就是说我处理完A事情的第一层以后,我去处理B事情的第一层然后处理B事情的第一层然后处理C事情的第一层,然后我再回过头来处理A事情的第二层,B事情的第二层,C事情的第二层。
通常如果这ABC这三个任务隶属于同一件事情的话,他们同一层包含的那可能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侧面而已。
分层处理的时候,会让这件事情变得非常有效。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不是特别准确,但是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如果说在一个确定时间你要背会一段文章的话,最有效的办法不是一遍搞定它,而是你把这一段时间分成三份,粗背、细背、精背,同样的时间,三遍一定比一边更快更牢固,这是我的考试经验。
分层处理实际上是一个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呢,就是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人的脑子和电脑,其实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电脑呢,它看着像是自由地在切换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让电脑放着这个电影,同时我们可以打开微信网页版进行微信的交互,他看着是在自由地切换不同的任务,但是实际上他在切换的时候是需要做一些工作的,他需要保存原来的工作状态,然后才能进行切换。
不是说电脑在多任务切换的时候一定是在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只不过呢,这个时间非常非常的快,快到我们人类是感觉不出来的。
同样的,人脑在做不同的事情的时候,切换也是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的,那么表现出来的呢,叫做思维惯性,好像你还没有从上件事情回过味来,所以你在做下一件事情的时候好像还不能进入状态,这个中间就是浪费了时间。
那么因此,既然核心不止一个一件事情需要我们必须要进行多线程工作,那么我们就尽可能地在多线程进行切换的时候,切换在同一性质的事情上,这样我们就能够节约脑力。
作者给出的第四个策略呢,他将三思而后行,实际上简单来说,就是你什么事儿都要多琢磨,近几年有一个词非常地流行,叫复盘。这个词呢,原先是用于围棋界的,那么这个词呢,它在强调的是你行动之后获得结果之后要反思,复盘的事,下了一盘棋后再从头到尾把每个棋思考、琢磨,那么复盘的特点就是先行动再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反思,是在行动之后的一种反思。
你们在现在强调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强调说你要思考,而是要讲“你要复盘”,我就说行动先行,思考在后,思考是对行动的一种反思。
那么作者在最后呢,关于如何去反思,作者给出了几个建议,他的建议就是思考信息,你要思考预期、思考结果、思考进度、思考工具、思考情绪、思考阻碍、思考优势、思考缺憾、思考寓意,总的来说呢,就是我们要尽快地采取行动输出一个结果,然后根据你周边的反应,尤其是要重视批评的声音,把它当作信息来看待,尽可能多地收集这些信息分析思考,同时思考在整个做事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环节,包括预期、进度、采用的工具、各方面的情绪、遇到的困难、思考我们有什么优势、前一个循环中的缺憾以及这些的意义,然后进行第二次的问题带。
就是第三章讲的内容,关于如何行动、怎样行动、怎样思考的问题。
第四章呢,主要在讲怎样的学习才能直面现实。第四章里,作者号召我们要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他是从四个方面陈述了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我估计作者是一个围棋爱好者,所以他在这里引用了“复盘”、“段位”这些围棋类的术语。
“段位”的学习者呢就是一个更高明的更高效的学习者。
作者认为,困惑不是一件坏事情,由于困惑而会引发问题,问题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换一句话说,当你感到迷惑的时候,其实你不用恐慌,你应该庆幸我最佳的学习时间来了。
作者认为学习不是制定计划、实施学习、计划和调整学习计划这三个环节,虽然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一套流程。作者认为制定计划、实施学习、计划和整理,虽然我们经常这么干,但是这不是高段位的学习方法。
作者认为高段位的学习应该是带着问题开始的,而且这个问题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或者是你模仿他人获得的,它来源于你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和困惑,因此这个问题非常真实,而且具有个性化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是一个传递和接收这么一个静态的过程,整个过程应该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本人才是那个主导者。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白纸一张,即便我们出生,刚刚出生的时候,所以无论我们之前的积累是多还是少,积累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决定开始一段新的学习的时候,我们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仔细地去内省自己,去思考一下我们已有什么,然后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一个通道。
换句话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打通新旧知识的通道。
我建议大家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个,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哪些相关的知识;第二个,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和挑战;三,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地探索就可以了解;第四个,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问题的出现呢,我们初步去看的时候感觉它像绕口令一下,那么实际上这四个问题,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我现在知道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哪些是想一想就能明白,哪些是非常难,但是他又非常重要,无法回避,必须需要深入地学习。
尽管作者将未知的知识,就是我们知识结构中没有的知识,分成了简单和需要深入思考两大类,但是作者在强调或解答这两类问题的时候呢,他没有去提如何去用简单的方法去做、理解简单的知识。他认为这两种知识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知识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往往不是通过那些简单、通过简单想一想就明白的知识来改变的,对一个人有价值的知识和学习一定是经过深入思考的知识。
作者说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换句话说,当你觉得这个问题想一想就能明白的时候,你可能就犯了一个错误,你犯了一个不去认真思考的错误。作者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探究才是高段位学习的一种姿态,也只有带着问题的学习才能够激发学习者不断地探究下去。
我们可以把“探究”这两个字仔细地看一看,“探”是不断地往下走,“究”是不断地思考,所以“探究”不是堆砌,所以作者强调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要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要想由表及里地弄清楚事物的深层含义,需要的就是探究。
所以在刚才我们描述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词叫“解码”,“解码”这个词呢,可能有些姐妹理解,一些姐妹不太理解,实际上“解码”这个词来自于通信专业的。
作者认为“解码”是“探究”的第一步,他是在理解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主动和主观的特点。
“解码”这个词在通讯专业中解释是比较复杂的,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词呢,跟它很类似,更便于我们去理解这个过程、这个词,那就是“解读”。
当一个人想去向另一个人解读一个知识的时候,他一定会经过一个主动的思考,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他一定带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说把知识去念一遍而已。
作者认为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无论你有没有听众,你都需要有解码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解码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具有主观性,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在连接我们的新旧知识,我们是利用新知识重新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断地在动态的演变过程就是我们逐步进步的一个过程。
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新的知识,我们把我们获得的新知识和原有的旧知识进行了有机地融合,注意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会让我们的新知识和我们的旧知识呈现出一种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知识点的皮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理解各种知识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融合、修正和重构。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因为我们在解码的时候,我们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相连接,因此在解码的过程中你一定是具有主观性的。
从前面的描述我们知道,我们要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我们首先要有解码的这样一个学习方法,那么在解码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我们的主动性,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带着我们的主观性。
也就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另外一个流行词叫“深度学习”。很多时候是无法做到深度学习,盗用网上一个流星语“臣妾真的做不到哇”。
那么我们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呢?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解码来学习呢?
作者在后面在寻找解码的入口,告诉了我们三个寻找解码的方法。不止要寻结论还要寻过程。寻找过程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恰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使我们思考的过程。
第二点不只要去归纳还要去延展,归纳是思考和总结你能看得见的材料,延展是利用你手边的材料去思考你看不见的细节,那么归纳可以让你拿到构造知识结构最有价值的信息,而延展才是你构造创造的一整个过程。
那么在这一章的内容的时候,作者一开始就提到了我们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构造性的学习,而不是制定计划,然后去复习,然后去反思的常规性的学习,那么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去回忆一下,其实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就是归纳性的学习。
我是讲了很多知识,然后我们把它归纳成知识点,那么在归纳的过程中,我们提升了我们归纳的能力,但是随着现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开展,你会发现连归纳的这么一个技能,也不需要我们去训练了,因为会有一群归纳者,一群老师或者是这个社会上的这种辅导班他会帮我们完成归纳的过程,我们只需要记忆就可以了。
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至少知道归纳已经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但是光有归纳还不够,还需要延展,延展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讲寻找编码入口的这个方法的时候呢,它的第三个方法是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都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因为我们会有一种幸福感、共鸣感,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呢,我们其实也是倾向于吸收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因为只要这些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又轻松又有成就感。
所以在很多时候有人会建议说我们不要仅仅去看我们喜欢看的书,因为你实际上在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那么这些书只是在形式上好像有差异,那么从内容和它的侧重点上来说,甚至它的观点上来说一定是你习惯的东西。
不排斥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排斥和我们原来的知识结构不通的知识。
就是作者关于如何去寻找编码的入口给了我们三个方法,1、我不只要寻求结论,还要寻求过程;2、不要只去归纳,还要去延展;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这时侯的你呢,就像是一个煮熟了饺子的茶壶,还差最后一步。
作者认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一定应该具有很强很强的输出能力,也就是说你能够调用的知识到底有哪些,你调用的知识能力是通过你所呈现出来的技能表现出来的。
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句话呢,是因为对于书生来说,大多数的书生来说,实际上他没有输出的。
作者强调了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一定应该具有很强的输出能力,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判断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输出能力呢,那么他一定是通过技能表现出来的。
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把知识当作一项技能来学习”。
就是说,不要把知识当作是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安安静静躺在你脑子里的东西,你要把它当作是动态的,可输送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一种技能。
那么既然是技能,那么它就是可以拿来操练的,作者提出了三种操练的方法,第一种,写作式操练;第二种,游戏式操练;第三种,设计式操练。
这三种操练呢,我们如果看他的字的话,那就很容易理解他在说什么。写作式操练就是指你要把它表达出来;游戏式操练呢,就是你要通过互动;设计式操练就是你要真正的能够去解决问题。我们一直在强调增加创造性,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创造性地学习就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一个循环式的循环、螺旋式的循环。
其实我们对这段话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我们真的是一个高效能的,就是一个高段位的一个学习者的话呢,我们一定是应该有相应的输出的,这种输出,应该是以技能为方式作为输出的。
作者在这章节的最后部分提出来一个观点说你要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在这一节里面他实际上强调的是知识的融合与关联,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作者他已经反复强调了新旧知识不是堆砌,他需要整合成一个新的框架,那么为什么在这里再一次去强调知识要发生化学作用,也就是说发生化学作用跟他整合成一个框架,难道不是一回事情吗?
我们在初高中的时候实际上学过两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一门叫物理一门叫化学,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物理它实际上描述的客观存在的一个物体它所具有的规律,那么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结合呢,它彼此之间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机的整体你要强行将它分开还是可以分开的。化学不是这样的,化学反应,它的融合是一种互相渗透的融合,这种互相渗透,是达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这种融合是不可分割的。
这部分知识的融合呢,作者强调的是一种更高的更深入的那种知识的融合,那么在前面讲到的知识架构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和部分的一个关系。那么在这部分强调的知识的融合上是一个深入的不可分的,然后是一个新构成新物质的一个融合方式。
作者把这种融合分成了三大类,一类叫迁移;一类叫印证;还有一类叫互补。我们比较简单的去理解这三种融合呢?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这个迁移呢,其实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这个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作者在书中呢,举了一个例子是黑客和画家的这么一个故事,那么黑客和画家,他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呢,对于编程和绘画,两种创造性的活动进行的一个完美的诠释和实践。
我分析的这两种,不同的职业具有的一些共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其实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迁移的。
群里的姐妹们,可以去看一个纪录片叫《达芬奇转》,那么达芬奇实际上是一个画家,但是他最有名的地方并不是他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工程师,一个设计者。
如果说迁移式的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那么印证式的迁移,则可以是帮助人们去探索规律。
作者举了一个数学和戏剧的例子,那么在这个例子中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呢,印证式的融合使我们可以找到一起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交替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实际上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从这本书里,其实看到了很多我们专业的一些细节和理念,只不过呢,这本书是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出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呢,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论述,把他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这一个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不知道我们群里有多少人是学工科的,那么在工科的学生中一定要学一门课叫画法几何,那么这门课呢,它实际上是用一个三个图来画一个三维的一个器件或者说是一个部件吧。
思路呢,就是说我从正面看过去,从侧面看过去,从上面看过去,那么我会从三个角度看到了三个平面图,那么通过这个三个平面图,在脑子里的重构,其实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三维物体它到底长什么样。
假如有一个圆柱形中间掏了一个洞,就是一个大圆柱中间掏空了一个小圆柱,那么这样一个三维的东西,他在这个画法几何就是他在这个三视图里面会呈现出什么样?
你看它应该是一个矩形,因为圆柱从前面看过去的话,它应该是一个长方形,那么从侧面看过去,它也应该是个长方形,那么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我根本看不见这个圆柱里面还掏了一个空的圆柱。
如果你从上面看过去的话,它应该不是一个圆,而是一个圆环,也就是圆环里面的那个小圆暗示着你这个东西中间被掏空了。
这个例子呢,就是告诉我们说其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这就是互补的概念。互补式的知识融合就是指我们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然后去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我们就可以得到对这个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第四章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内容,讲我们怎么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我们怎样学习才能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让学习变得真正有效,真正的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价值。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