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跨界高手的方法论

这一篇,写给未来会成为跨界高手的你,和我。
所谓跨界高手,是指一个人本来在大众认知里是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然后这个人又表现出来在另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业水准。
通常,人们对于跨界高手,首先是惊叹,然后是佩服,最后是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问的并不是如何做到跨界,一般人想要跨界,并不难,难点在于:跨界之后如何做到高手,即专业水准。
我也想成为跨界高手,但一直苦于不知如何做到。自己也参加过很多高手的课程,但始终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我心里只有这样一个假设:
如果我们把练就高手的过程复盘出来,就可以获得让自己成为跨界高手的方法论。
直到最近,我参加了一门叫《超级行动课》的课程,授课老师乌龙明月,是一个从国际品酒师成功转型为知识服务大师的跨界专家。明月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我证明了这个假设。
原来平时我们看到高手的种种专业水平的主技能,还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亚技能,而且,这些亚技能还可以被迁移到不同主技能中使用。
哇,我仿佛看到了分辨率更细的一个世界。于是,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跨界高手常有的几种主技能拆解为多种亚技能:
英语 = 听+阅读+说
写作 = 阅读+逻辑思考+输出+打字
演讲 = 写作+设计+当众讲话
编程 = 英语+写作+项目管理+营销+打代码
原来,好的演讲技能需要有好的写作技能,好的编程技能需要有好的英语技能与写作技能。经过这样逐一拆解,顿时觉得高手的这些硬技能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习得。
以下,就针对这四项硬技能来讲讲我的理解。
1. 英语
为什么要学英语,或者高手为什么都重视英语这项技能,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知识与信息都由英语写出来。学好英语,你将进入另一个更大更阔的世界。
英语 = 听+阅读+说
首先,英语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能,它只是一门语言。请看下面的对话:
A:我们学过语言吗?
B:当然。每个人至少两种:家乡话与普通话,用起来得心应手,脱口而出。
A:学它们的时候费劲吗?
B:一点都不。因为天天说,天天用,它们就这样被学会了。
A:好罢,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实也应该是这样学会的呀!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去背单词,学语法?
B:那是为了考试!
A:哦,那是另一个高深的课题。
如果你承认英语只是一门语言,那就用你最熟悉最认同的方法来把它学会,就是:天天听,天天看,天天说。
就是这么简单。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难做到,原因就在于⎡天天⎦ 两个字。这个时候,你就要启用另外一个技能:刻意练习。
你做不到天天听,天天看,天天说,是因为你处于一个中文的世界里。那就刻意把自己拉到一个英语的世界里呀。
怎么拉?用工具。举几个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在手机里存放英语写成的东西,然后有空就拿出来朗读,一个200字的段落,我每天朗读50遍。
- 经常看美剧,一次两集,或看英语电影,一次一部,刚开始可以带字幕,不然你看不懂,很快又放弃了;
- 经常看TED演讲,一次一个;
- 经常上英语网站,随便你喜欢的都可以,一个网页看不懂也把它看完;
- 对于2,3,4 看过的内容,可以再放到手机里,每天朗读50遍。
使用以上方法时,还会有很多人做不到⎡经常与每天⎦ ,这时你需要另外两个软技能:自律,耐心。
要每天持续地做,当然需要自律与耐心,但它们确实很难习得,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办法:
- 骗自己:对自己说我这样持续做下去,肯定会有大大惊喜回报(实际上确实会有大大回报,只是不是马上看到);
- 给自己即时的成就感:比如朗读时用喜马拉雅录音,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请别人评价,最多发个红包嘛。
2. 写作
写作的重要性,我们无需怀疑。想想这样一个事实就明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与信息,都是人写作出来的。
而写出那些有用知识的人,就是高手,而且我们看到的事实是:那些高手越写作,就进化得越厉害。
写作是一项硬技能,它的构成:
写作 = 阅读+逻辑思考+输出+打字
从另一个维度看来,写出来的作品,不管是文章还是书,本身也就包括两样东西:
- 逻辑结构
- 内容
先说内容,就是你看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它可以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段感性的描述,一个科学知识的表述,一个道理的传达等。
我们在写作之前,就要把它收集,整理好,为了方便随时调出来使用,还要作好标记,可以筛选。所以,高手们对于内容,平时就在不断的收集,分类,标记,构建自己的内容素材库。而要收集好的内容,那就得做一件事:阅读。
- 阅读好的文章;
- 阅读好的书;
- 阅读好的图片;
- 阅读好的视频;
如果把写作比喻为建楼房,那整理内容库,就是制作砖头,水泥,沙子。
至于怎么构建自己的内容素材库,各有各的办法,我用的工具是:印象笔记。下一篇写写我是怎么做的。
说回盖楼房,楼房是否结实,是否实用,是否有美感,则取决于楼房的设计图与地基。写作中的设计图与地基,就是逻辑结构。
就像楼房可以盖成不同风格,写出来的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逻辑结构。但结构的形成,必须经过思考。所以,写作是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就是这个原理。
好的逻辑结构,只会让人更容易理解你写出来的内容,有一个办法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拆解别人家的文章,就看它第一段写了什么,第二段又写了什么,第三四五六段...... 最后,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可不可以那样写?
这样拆多了之后,你的逻辑思考能力就上来了。
那接下来就是输出了。输出就是按照构思好的逻辑结构,把内容组织起来,有一点注意的是:
不需要过于追求文彩,用最能说明内容的文字来表达就可以。明明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的东西,就没有必要花时间去搞什么对仗,押韵之类的。
最后是打字。为什么打字也算一种技能?因为打字并不人人都会。它是一个技术活,技术活就要用到工具。打字工具的选择只有一个要求:高效。
目前我用过最高效的工具是:Markdown 以及 Markdown 编辑器。如果感兴趣,看下面两篇文章就够了:
如何做到一劳永逸地微信排版
如何用 Typora 神器从容地写作
3. 演讲
演讲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在台上表演讲话。如果你不是一般人,那你应该可以理解到:演讲是一项综合技能的体现。
演讲 = 写作+设计+当众讲话,而,
写作 = 阅读+逻辑思考+输出+打字,则,
演讲 = 阅读+逻辑思考+输出+打字+设计+当众讲话
把演讲这项技能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地方有很多,我印象最深刻,说到演讲马上能映入脑海的是:TED Talk。
TED Talk 有一个特点:人们讲的都是自己经历过且经过深入思考的东西。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想要演讲得好,第一步你要写作的东西最好是自己经历过且经过深入思考的,然后再把写出来的东西进行精心设计,最后当众分享出来。
我认为设计是一项很厉害的技能,故它也在被很深入地研究与学习。简单来说,我认为演讲上的设计技能主要是指:内容呈现的设计。
因为演讲前写作出来的字稿,已经是有逻辑结构了,也就是它要呈现给观众的顺序基本确定了。但演讲时不能把写出来的字稿直接播出来,否则人们回去阅读就可以了。
演讲时要呈现的是:字稿中需要观众特别留意,或者要给观众带来启示的要点,宜少不宜多。这些要点可能是一句话,一张图片,一段短视频,一段音乐等。具体呈现什么以及怎么呈现,就要设计。
至于如何设计,多看看 TED Talk,多看看大师们的演讲视频,是可以借鉴到的。
最后是当众讲话,这是一个成功演讲最核心的技能。但我认为也是最不需要刻意练习的技能。除了你要吐字清楚,音量能让观众听到以外,剩下要做的只有一个:
讲你自己的故事。
讲自己的东西,你一定能当众讲得很好,两眼发光,兴奋不已。
相反,如果不是你亲历的故事,不是你深入思考的过程与结果,无论你怎么刻意练习演讲技巧,都不能胜任的。
所以,想要演讲好,就不断去践行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吧。
4. 编程
编程看起来好像是一项很高深的技能,你看到程序员噼里啪啦地敲着黑底+五颜六色的代码,会觉得他们是另一个物种。我在没有参加全栈营编程学习之前,也是这样觉得。
全栈营之后,完全改观。编程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技能?
编程 = 英语+写作+项目管理+营销+打代码
为什么一上来就是英语?因为绝大部分编程语言是英语使用者发明的,编程语言用的也是英语词汇。但总的词汇也就200多个,而且都是简单的单词。最难的是:好的编程文档是用英语写的。这也是你必须学好英语才能把编程技能拉到高手专业水平的原因。
为什么还有写作?编程考验你的并不是记忆代码敲出来的能力,核心的能力还是逻辑思考能力。以全栈营编程课里学到的为例来说明逻辑思考能力:
- 懂得拆:就是拆解各种需求【关键词:计算机思维,用户故事】
- 懂得做:知道并把功能做出来【关键词:计算机思维,拼图理论】
- 做得完:在规划的时间内做完上线【关键词:项目管理】
- 卖得动:做出来的功能符合客户需求,客户愿意买单【关键词:Landing Page,Onboarding】
- 卖得好:功能做得好做得对,客户口碑好,销售业绩长红【关键词:Growth Hacking】
编程是一个线上协助的工程,所以优秀的程序员都是有着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这种项目管理能力要练成也只有一个秘诀:多实操项目。通过实战操作,当项目管理的各种工具与流程你都烂熟于手之时,也就是你达到专业水平之日。
营销,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世界上有着用一屋子书都讲不完的营销理论。但针对网站的营销,则可以归纳到一项黑技能:Growth Hacking。嘿嘿,这里不详述,你有兴趣可以 Google 看看。
最后才是一般人认为编程最主要的技能:打代码。其实从上面的拆解就能看出,编程中的各项亚技能,没有哪个是占较大比重的,打代码也就占约20%。它就相当于写作中的输出,你只需要记住了常用的一些代码语法,学会复制粘贴,就掌握这项技能了。
要记住常用的,懂得快速复制粘贴,唯一的办法是:多练习,也就题海战术,把代码敲它20遍以上,我不信你记不住。
总结
有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的事实:在技能习得过程中,没有人是零基础的。就算你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今天要开始学,看起来好像是零基础,但其实你也不能否认,你之前是学过语言的,想想小屁孩的时候,学脏话特别快。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不是零基础。当我们要想一项新技能时,就可以把原来有基础的技能进行迁移,重复应用到新技能练习过程中。持续地打磨,最后你会发现全部技能越来越强。
而软硬兼具,是跨界高手最大的特点:
硬技能:英语,写作,演讲,编程......
软技能:自律,耐心......
人生在世,如果不掌握几项硬技能,加持几项软技能,成为可多维度竞争的跨界高手,把曾经怀疑你的别人与自我碾压下去,真会对不住自己。
我是一个持续行动的践行者,关注我,你会收获更多【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