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曹文轩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云雁天

五一啦,放假啦,终于可以“放纵”啦!健身、喝茶,练瑜伽,最重要的是终于可以安静的窝在家里,读自己喜欢的书啦,耶耶耶✌。

我为什么不喜欢曹文轩

这几天除了看了张德芬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等有关心理方面的书,更多的是读了一系列国际大奖小说,读完之后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一直不喜欢曹文轩的小说——曹文轩的小说里没有爱。

我为什么不喜欢曹文轩

我最近看了《碎瓷片》讲的也是苦难的孩子,一个流浪的小孩儿,遇到一个流浪的成年人,两个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桥洞下生活。

     

我为什么不喜欢曹文轩

可是这个孩子成长的环境里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跟他一起流浪的人爱护他,给他讲人生道理。学做瓷器的师傅虽然严厉,但内心里欣赏他,师母更是善解人意,不仅爱护他,还照顾着他的自尊心。就连竞争对手也是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周围的人似乎也不排斥他们,没有特别的爱护但好像也没有对他们另眼相看。他们看着其他正常生活的人内心里好像也没有嫉恨,隔阂的感觉。官员,师傅都是对手艺有追求的人,心中把做好瓷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看这本书就不仅能看到爱,还能看到对理想的追求。

看完这本我特别自然的联想到曹文轩同类型的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这本小说的主人公跟碎瓷片里的孩子差不多年纪,他跟着做木工的师傅来到城里,住在城市边缘的自己搭建的一间小房子里。

     

我为什么不喜欢曹文轩

他周围出现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有爱的。他师傅对他们挺凶,苛待他们。又遇到刻薄的雇主,旁边的同龄的朋友还算是真诚吧,可是遇到困难时也是各自顾自己。城市的大环境好像对他们也不友好,光彩照人的大环境里他们住着的角落就像不属于这里。师傅手艺挺好,但也不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那种。他出师时又耍了小把戏,感觉对自己的行业也没有敬畏感,只是为了谋生而已。

对比下来的感觉就是曹文轩或许真实,他的小说基本都是这样的调调,但是给孩子看的小说,我心底里不希望是彻底真实的。有个系列起名是“曹文轩纯美小说”,他的小说里看不到纯和美呀~感觉特别讽刺。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孩子将来生活的社会是越来越好,那我们应该给他们呈现出一个好的社会是怎样的。而不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告诉他们这个社会特别糟糕,没有希望,每个人都是苟且偷生而已。

        成年人看这些或许可以排解心中的郁闷(更有可能更加郁闷)可是给小孩子讲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