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妈妈变得更坚强,敢于承担责任
昨天是我们大侄子的孩子满月,我们一家被邀请去给孩子过满月。大侄子的对象是我们闺女给介绍的,是她最好的闺蜜。用闺女的话来说,我一见到她就觉得跟我哥特适合,两个人的脾气秉性、爱好都特别类似,有的话说的都一模一样。果然,一介绍就看对眼了。
他们结婚后,闺女和闺蜜就没怎么联系过,今天我们提前了一个小时去了定好的酒店,女儿想找嫂子,也就是她的闺蜜多待会儿。两人一见面特别激动,嫂子拉着闺女的手说个不停,而闺女看着她因为刚生完孩子还没恢复的身材、疲惫的精神状态,说感觉闺蜜跟变了个人一样。
原来那个风风火火、干脆泼辣的女孩子怎么变成了这么温柔细腻、轻声细语的了。而嫂子说都说是为母则刚,的确是有道理的,自己感觉自己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第一、为了孩子忍耐性变强
在医院待产的时候看着别的产妇生孩子觉的自己忍受不了那份疼,跟医生打好了招呼说要剖腹产,而当在手术台上大夫跟她做最后的咨询的时候她选择的了让孩子能更健康的顺产,自己忍着宫缩的疼,满头大汗的也不吭声,医生看她太痛苦,要给她增加麻药的量,她为了不让孩子受影响,硬是不要打,忍着疼把孩子生了下来,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变得那么勇敢。
第二、变得特别知足
看着有的孩子出生就是先天性的有残疾,而新生儿 的父母因为接受不了孩子的缺陷而崩溃自责,她看着觉得自己的孩子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而有的妈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差一点就没了性命,她觉得她能安全的把孩子生下来,自己也没受多大影响就已经很幸运了。而原来所希望的生个儿子的愿望也不那么强烈了,生什么都好,只要是孩子健康就行。
第三、有娃变成熟
生了孩子感觉自己也长大了很多,原来自己觉得自己做不了的事现在都轻松拿下:生孩子之前觉得自己不会带,总怕是带不好孩子,等孩子一出生就啥都会了;原来觉得自己不可能过正常的早起早睡的生活,现在是随时都想入睡。原来一点委屈都受不了,现在孩子的一丝一毫的不舒服才是自己生活的重心,完全不觉得辛苦。
很多年轻人在刚结婚的时候两人是二人世界,生活得随心所欲,下班后往往是朋友聚会、逛街看电影、跳舞蹦迪、各种夜生活丰富多彩,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过,而一有时间就去旅游、购物扫街。
跟朋友待的时间要比跟父母待的时间长很多,即便是在家也跟父母没有什么交流的想法,如果父母过于唠叨还觉得很烦,总觉得父母是落伍于这个时代的,对父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信任和依赖了。
而自己成为父母后,觉得自己突然间能够体会父母的行为了。因为孩子的到来,自己至少有所改变。
1、体验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都说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自己经历生孩子的阵痛、刀口的疼痛、涨奶的生疼生疼的感觉,身体整个都是发虚的,还要半夜起来喂奶、照料孩子,这时候就能体会到养儿养女的不容易,才会知道爸妈的辛苦。
只有自己对孩子非常挂心、不停的担心这担心那的时候,才懂得了父母的唠叨是为了什么。
2、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和父母花白的头发,自己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不再是任性需要爸妈哄的孩子了,自己对孩子的耐心也是无比的大。
看别人家孩子的屎尿屁的时候是一脸的嫌弃,恨不得离得越远越好,而自己的孩子的却一点都不嫌弃,还特意仔细观察,生怕状态不对。而对孩子的饮食是分外的上心,自己可以不吃,但孩子一定要吃,而且吃得不够还要追着喂。
3、情绪变得更加理性
原来没当妈的时候是非常的多愁善感,稍微有点不愉快就要纳闷很多天,跟老公闹别扭更是要哄很久才能够哄过来。而现在,连生气的想法都没有,只要不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来关心。
回头自己想想以前各种作各种难受都是自寻烦恼,自己好像一夜之间就长成为大人了。生活的重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家庭琐事上有矛盾的话也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到底是怎么才能更合理。
成为父母后人的考虑的就多半是孩子了,而很少考虑自己,原来怎么自由怎么轻松怎么来,有了孩子之后就不是这样的想法了。总是要考虑怎么对孩子好,一切的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而不是纠结于自身。
对老人的唠叨和琐碎也有了感同身受,知道了带孩子的不容易,跟婆婆关系也能够变得融洽了很多。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站在比较中间的立场上来看事情,更加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更加能够包容别人,对家人互相扶持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了孩子以后,对自己所应当承受的责任能够勇敢的面对,不再畏惧生活的挑战和压力,因为需要呵护幼小的孩子、面对逐渐老去的老人,自己就不能逃避生活的责任,主动承担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幸福。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