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一个人是真自信,还是虚假自信?
衡水中学又上了热搜。
一位衡水中学的学生在一个演讲场合,充分表达了自己要通过努力读书,在高考拔得头筹,好改变人生命运的愿景。
这场演讲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位学生提到他要到大城市里拱白菜。这个说法不甚文雅,让那份努力向上的气质增添一股对社会的不满。
确实这个社会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人像王思聪,生在富贵之家,先挣一个亿只是人生的小目标。但有些人他们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苦干实干才能维持一个家的运作。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学子,他们努力学习,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他们之所以要改变命运,在于命运似乎一开始就对他们不公平。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不公平的待遇会让人愤慨,即使是10个月大的小婴儿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作家王尔德却说:「生活不是公平的,这对大多数人是件好事。」
可以说,不公平是人生的常态,但为什么有些人面对不公平,他选择勇往直前,在不公平中开拓自己的未来。有些人面对不公平,却总是责怪他人,诸多抱怨,在抱怨之中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我们都得承认没有人的人生起点是完全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走出自己的路,有些孩子却早早言弃?
下面,我们就谈谈其中差异,好让我们能帮助孩子面对现实,依旧能有面对现实的自信。
§自信是什么?
真正的自信,从存在心理治疗的角度,有三个条件:
1. 符合自我认知(self-recognition)
自信来自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而是基于一个人对自身的理解。比如一个平常数学小考都考90分的人,期末考,他也有自信考90分,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理解。
2. 接受正常的焦虑(existentialanxiety)
既然自信来自生活经验,因此有自信的人,他对实现目标中的活动有更加基于现实的理解。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阻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有自信的人通常也比较谦虚,因为他的自信符合现实,他很清楚自己的成就并非一帆风顺。
3. 具备同理心(empathy)
有自信的人,通常更能够体会他人的不容易。乐于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而不是凭藉自己的优势打击别人。因为真正自信的人,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了解,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很多事情的成功都是向他人学习,和别人合作的结果。
换个角度,要厘清自信是什么,还要厘清常见的一些对自信的误区:
1. 盲目自信
有些人看起来很自信,实际上他就像一个膨胀的气球,外表巨大,内心空虚。
这种自信来自个人幻想,比如有些人平常压根不读书,但他总以为自己很聪明,考试前随便翻翻书就好了。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幻想自己的能耐,却无法通过实操的考验。
盲目,往往是一个人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
2. 不接受个人失败
心理学研究显示,虚假自信的人,他们更容易将失败归咎于他人,将成功归咎于自己。
你可以回想一下,身边是不是就有这种人,团队干出好成绩,他会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当团队出了不如预期的结果,他往往会怪罪他人,就是不会责怪自己。
盲目自信的人总是表现出很强大的样子,这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强大,而是他们把错误都推给别人,自然就更容易强化一个人「我是对的」的错误理解。
3. 缺乏同理心
虚假自信的人,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尽管毫无证据。那是因为他们常常罔顾事实,把感知他人的同理心加以屏蔽。
一个不去倾听的人,自然就不会听见忤逆他意志的声音。他可以活在自以为是的声音里,去强大自己虚假的自信。
跟这种人相处很辛苦,因为即使他站在你这一边,也不是因为他理解你,而是因为在他眼中「你是弱者」,他能在你身上得到更多的自傲。
§自信是一个人自我的展现
自信的根基不在于「信」,而在于「自我」。
要了解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我们需要通过和这个人的对话,去了解这个人是否有足够清晰的自我意识。
比如有的人很有自信,他知道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清楚表达给他的合作方,因此和他的合作,双方都很安心。这里的合作包括工作,也包括友情和婚姻。
对自我了解的越多,这个对自我的信念就越扎实,就像造房子,地基打得稳,房子才能盖得高。
虚假自信的人,他们的地基很空,却一味的想盖高楼,于是他们的自我就很容易崩塌。
这也是为什么虚假自信的人,往往他们特别情绪化。
这种人也更喜欢那些打鸡血的演讲,因为那种演讲能让人情绪亢奋,尽管内容空洞,没办法解决现实问题。
虚假自信的人从来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现实问题上,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我爽不爽」的个人感受。
跟他们一起过日子是辛苦的,因为一旦身边的人让他们有「我可能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他们就会突然情绪化,变得非常愤怒,这种情绪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一种不安的表现。
可是他们偏偏没办法接受自己不安的一面,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弱,彷佛随时会被别人欺负。
不自信的人总是活在恐惧之中,偏偏他们面对恐惧的方式,却是通过膨胀自己,这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为真正的自信需要他们诚实面对自己,脚踏实地的积累发展自我、保护自我的能力,可是这恰巧是他们畏惧去做的。
§小结:给孩子真正的自信,就是给他看见自己的机会
总体来说,自信跟成败无关,因为「做自己」无所谓成败。一个真心喜欢写作的人,即使一度受挫,他也会发自内心的想要继续努力。就算真的没有天赋,也不影响他在这件事中得到幸福感。
换句话说,自信向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展现给别人的样子。
身为教师或家长,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我们首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充分认识。
不要过度的赞美孩子,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个天才,导致他不努力,因为努力会让他感觉「我没那么聪明」。
也不要过度诋毁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会降低孩子的学习意愿。同时也有更大的机率养出「不断寻求他人肯定」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迷失自我,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小时候听大人的,长大以后听长官的、听伴侣的,就是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孩子做得好,我们真诚的赞美;孩子做不好,我们跟孩子一起检讨实际情况,帮助他一同做出实际修正。
大人要扮演孩子的镜子,真实反馈孩子真实的面貌,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此才能帮孩子打好成长的地基,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文:高浩容(公众号:容我说;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